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特殊教育學校辦學內(nèi)涵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chuàng)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特殊教育學校由于接受教育的對象存在著特殊性,因此,在學校文化建設上需要具有針對性。雖然目前的學生研究領域都會從理論結(jié)合實踐的角度針對相關問題展開研究,但是,研究結(jié)果往往操作性不強。學校文化建設的主旨在于讓學生能夠充分體驗到生活的意義,積極地對待生活才能夠?qū)ι鼉r值以體驗,以此為基礎對學生實施感恩教育,培養(yǎng)學生知恩圖報的美德,讓這些殘疾孩子能夠持有感恩之心,認識到在接受社會幫助的同時,還要回報社會。本論文以感恩教育文化為主題,探究特殊教育學校在文化建設上需要把握的辦學內(nèi)涵。
關鍵詞:特殊教育學校;文化建設;辦學內(nèi)涵
在中國的教育系統(tǒng)中,特殊教育是重要的內(nèi)容。特殊教育的發(fā)展水平直接關乎到中國社會文明發(fā)展情況以及教育普及的效果。對于學校而言,校園文化外化是一種文化現(xiàn)象,也是學校管理模式,其中,校園精神文化是核心內(nèi)容,主要是通過奠定人的思想而外化為行動,使得文化通過校園活動體現(xiàn)出來,有助于以精神教育人,將校園文化深入人心內(nèi)化為人的品格??梢姡@文化對學校所構(gòu)建的價值體系具有引導作用。隨著校園人精神靜距離的增強,推動校園共同體呈個性化發(fā)展而成為學校的教育特色,校園形象被塑造出來。特殊教育學校要高度重視校園文化建設,將學校的辦學特色內(nèi)化為學生的素質(zhì),以推動學校的內(nèi)涵發(fā)展。
一特殊教育學校強化學校文化建設的重要意義
新一輪的課程改革對學校文化建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殊教育學校教育的特殊性在于接受教育的對象為殘疾學生。本校作為特殊教育學校,以盲、聾啞、智障三類學生居多。要強化學校文化建設,就要從學校特色出發(fā)而提升學校的辦學優(yōu)勢,使特殊教育學校發(fā)揮其教育價值,并創(chuàng)造更高的社會效益。學校文化建設是特殊教育學校的核心內(nèi)容,學校的辦學內(nèi)涵蘊含于其中,旨在給他們以生命關愛,讓他們樹立積極的生活意識,并能夠努力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并致力于創(chuàng)造出社會價值。美國的加勞德特大學是世界上第一所為聾人設立的私立綜合性大學,其辦學宗旨是改善聾人和重聽者生活的問題,將學生發(fā)揮最大的能力激發(fā),以為聾人群體提供特殊教育服務。該學校的教學理念就是“聾人除了聽,什么都能做”,而且將這一理念融入到辦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中。理念對在這里學習的每一位學生都影響深遠。這一思想也為世界各國特殊教育學校提供了教育指導??梢?,特殊教育學校要強化文化建設是辦好學并獲得教育成就的重要途徑。
二特殊教育學校的校園文化建設中所需要關注問題
(一)校園文化建設中缺乏
人文性內(nèi)容校園文化包括三個方面的內(nèi)容,即物質(zhì)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特殊教育學校對物質(zhì)文化的塑造是極為強調(diào)的,諸如學校的校園環(huán)境、活動設施,各種學校標志物等等,著重于樹立校園的外在形象;校園的精神文化主要體現(xiàn)在價值觀念、道德情操的教育,是一種無形的文化傳播方式,包括辦學理念、校園風氣等等,都屬于是校園的精神文化范疇;校園的制度文化是發(fā)揮制度的約束力,以使學校的各項工作能夠順利展開并獲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從目前的特殊教育學校的校園文化建設情況來看,更為注重物質(zhì)文化建設,以校園環(huán)境形象作為學校辦學特色的體現(xiàn)。但這種校園形象的塑造給人以良好的視覺享受的同時,卻沒有將人文內(nèi)涵注入其中。缺少了人文性的校園文化建設,就必然會使得各種文化元素缺乏整合力度,導致校園文化缺乏主題性,即便是校園形象可以體現(xiàn)校園文化,但是,人文性缺失,就會導致視覺感應硬化。
(二)校園文化建設中沒有對學生的主體性以足夠重視
校園文化建設的主體是學生和教師。教師所持有的教育理念以及教育方法對學生都會產(chǎn)生不同程度的影響。校園文化建設中,學生的主體性主要體現(xiàn)為各種校園文化活動,通過班級活動以及宿舍活動,都可以使學生的內(nèi)在情感顯性化,學生的價值觀也會體現(xiàn)出來。特殊教育學校的特殊性在于他們都在生理上存在缺陷,導致心理上缺乏自信心,強烈的自卑感致使他們的自我效能感很低。從目前的特殊教育學校對學生的教育引導情況來看,多會更重視對學生的職業(yè)技術能力訓練和生活能力的指導,以通過讓學生學習更多的生存之道而讓他們體會到生存的意義。但是,與普通的學生相比,特殊教育學校的學生也有自己的人生目標,也需要發(fā)揮自我潛能而實現(xiàn)人生上的超越。這就需要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地發(fā)揮出來,以其自主性的實現(xiàn),讓他們有所自我存在感,并能夠意識到自己在接受社會福利的同時,還可以發(fā)揮自己的特長為社會創(chuàng)造更多的財富。
三校園文化建設的價值要定位于生命價值
(一)引導特殊教育學校的學生對生命價值
以體驗教育的價值是讓學生體會到生命意義。所以,特殊教育學校對學生教育時,要能夠讓學生對生存充滿信心,對生命充滿欲求,而不僅僅局限于對學生物質(zhì)層面的滿足,而是要豐富他們的精神層面,讓他們感覺到生命是有意義的,生活是有價值的。特殊教育學校的學生雖然在生理上存在著缺陷,但是可以讓他們從自己的興趣角度出發(fā)創(chuàng)造生活,從而將生命的個性體現(xiàn)出來。特殊教育學校就要在校園文化建設上將生命價值作為價值旨歸,引導學生能夠理性地對待自己的缺陷,能夠從精神層面超越缺陷,形成樂觀積極的生命態(tài)度,并在超越自我的同時,將自己生存的潛在能力挖掘出來。教師則要在對學生以終極關懷的同時,引導學生要能夠克服自我缺點,并能夠超越缺缺陷而走上自強的道路。道德層面學生展開教育,則要讓學生認識到獲得的同時還要給予,當接受到幫助后,還要懂得感恩,并將這種感恩要從心理層面訴諸到行動。學生有目標的地生活著,隨著自己的潛在能力落實到行動而獲得支持和認可,就會逐漸地將這種認可在內(nèi)心深處轉(zhuǎn)化為強大的精神力量,讓學生能夠感受到生命的價值。所以特殊教育學校對學生開展教育,要讓學生主觀上感召生命價值,并能夠?qū)⒆晕覂?yōu)勢充分地利用起來,讓特殊學校學生的生活更精彩。
(二)引導特殊教育學校的學生接納他人并融合到集體當中
特殊教育學校的學生由于生理缺陷而存在著心理自卑感。這使得他們會遠離集體而獨自相處,甚至會產(chǎn)生逆反的心理情緒。引導學生積極與他們溝通,并融合到集體生活中是特殊教育學校需要重視的問題。當學生被集體所接納后,就會積極地參與到集體生活中,將自己的優(yōu)勢展示在其他學生面前。此時,教師就要對學生以正向引導,對樂于施展才華,并積極參與集體活動的學生予以大力的支持和鼓勵,由此而帶動更多的學生效仿、學習。當學生的風采展示出來,隨著特殊教學學校的學校文化宣傳力度的提升,就會受到越來越多的社會群體所關注,使得學生不同程度地接受社會的幫助。學生在享受他人所創(chuàng)造的成果的同時,學校還要組織學生為社會力所能及提供服務,一方面可以提高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另一方面可以對學生以潛移默化的教育,讓學生明白自己在接受幫助的同時,還要懂得感恩,從自我能力出發(fā)回報社會。
四特殊教育學校的校園文化建設中要注重感恩
教育特殊教育學校的學生如果不懂得感恩的必要性,就意味著人格上存在著缺失,愛的感情基礎也就會缺失。學生只有懂得感恩,才能夠善待幫助過自己的每一個人,包括父母、師長、同學、朋友等等,都要善待,還有助于消除對他人的敵意。學生懂得感恩,才會付出。當然付出的同時,也會對感恩以深刻領悟。中國將每年五月份的第三個星期日確定為助殘日。特殊的學生會在這一天受到全社會的關注,并獲得社會關愛。特殊教學學校在對學生開展感恩教育的時候,并不止于簡單的“謝謝”即為對獲得幫助的回報,而是要走上社會,將自己的能力發(fā)揮出來為社會做貢獻,而不是依賴社會。比如,特殊教育學校將校園墻上、柱子上都作為感恩教育文化內(nèi)容傳播的載體,讓學生的視野中處處體現(xiàn)感恩的內(nèi)容,包括對生活感恩、對社會感恩,并且在這種感恩教育中引導學生樹立責任意識。
五總結(jié)
綜上所述,雖然在近年來國家政府對特殊教育以大力支持,但是,學校在精神文化建設方面存在著明顯的不足。特別是特殊教育學校的學生屬于是社會特殊群體,如果缺少辦學特色,特別是沒有對學生實施感恩教育引導,就會導致學生人格缺失而不利于健康成長。因此,要對特殊教育學校中學生的特殊性以重視,以基于校園文化而給予學生以正確的思想引導。
參考文獻
[1] 智淑賢.文化建設引領新建特教學校發(fā)展的實踐探索[J].陜西教育(綜合),2015(11):36-37.
[2] 楊七平.淺談特殊教育學校教育保障評估的內(nèi)涵、依據(jù)與要[J].上海教育評估研究,2016(01):34-37.
作者:覃益黨 單位:廣西河池市金城江區(qū)特殊教育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