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我國旅游服務貿易論文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chuàng)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中國旅游服務貿易總體規(guī)模及其由順差向逆差的轉變
(一)旅游服務貿易總體規(guī)模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旅游服務貿易發(fā)展較快,旅游服務貿易規(guī)模越來越大。1982年,旅游服務貿易進出口總額僅為7.69億美元,2010年,旅游服務貿易進出口總額達到了1001.31億美元,年均增幅大約為20.7%。對外匯收入和外匯支出數據進行對比后發(fā)現,2010年,中國入境旅游者創(chuàng)造的外匯收入在世界旅游外匯收入總額中占比5.5%,外匯支出在世界旅游外匯支出總額中占比4.3%,分列世界排行榜第三位和第四位。2011年,世界旅游發(fā)展勢頭良好,跨國旅游消費者人數近10億人次,游客數量同比增長4.5%。2012年,跨國旅游消費者人數超過10億人次,游客數量同比增長約4%。
(二)旅游服務貿易由順差向逆差的轉變一是旅游服務貿易順差時期。改革開放初期,外匯收入的主要渠道就是吸引外國旅游者入境旅游。隨著中國旅游服務貿易的快速發(fā)展,所創(chuàng)造的外匯收入逐年遞增。1978年,通過外國旅游者入境旅游所創(chuàng)造的外匯收入為2.6億美元,2011年,這一數字增加到470億美元,年均增幅達到28.6%。在中國服務貿易發(fā)展結構中,1981年~2010年,旅游服務貿易所占比重都超過1/3。1992年,中國服務貿易出口創(chuàng)匯和進口支出呈現出小額逆差,但旅游服務貿易是中國服務貿易中少有的順差貿易項目之一。進入21世紀,中國服務貿易進入中長期逆差狀態(tài),但由于旅游服務貿易順差逐年擴大,服務貿易中長期逆差狀況得到相應緩解。二是旅游服務貿易逆差時期。受2008年的國際金融危機影響,2009年,中國旅游服務貿易首次出現逆差,直到目前為一直都處于逆差快速增長態(tài)勢,2009年旅游服務貿易逆差為33億美元,2010年旅游服務貿易逆差為97億美元,2011年上半年旅游服務貿易逆差達到102億美元。從增長幅度來看,2009年旅游服務貿易同比增長6.9%,2010年旅游服務貿易同比增長21.6%,2011年急轉直下,上半年旅游服務貿易同比增長僅為1.77%??傮w上,中國旅游服務貿易逆差呈現出逐年擴大的態(tài)勢。
(三)旅游服務貿易失衡一方面,中國出境旅游和入境旅游失衡。主要體現為到中國旅游的人數增長幅度遠遠低于出境旅游人數增長幅度。以2011年為例,到中國入境旅游的人數同比增長幅度不到2%,而中國出境旅游人數同比增長幅度超過20%。另一方面,中國入境旅游與全球旅游失衡。近幾年,全球旅游消費者人數呈現緩慢上升趨勢,僅2011年上半年,全球旅游消費者人數同比增幅達到4.5%,而中國入境旅游消費者人數同比增幅僅為3.5%。
二、中國旅游服務貿易逆差產生的原因
(一)出國旅游熱帶動了出境旅游市場的繁榮1985年,中國實施了旅游體制改革,提出了將國內旅游與國際旅游一起抓的要求。1993年,中國開始實施雙休日制度,國內旅游正式起步,當年國內旅游收入達到864億元人民幣,2010年達到1.25萬億元人民幣,比1993年增長15倍。伴隨中國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出境旅游者越來越多。2006年起,中國成為了出境旅游增長速度最快、出境旅游市場潛力最大的國家,其對世界旅游市場的影響力甚至超過了日本。作為旅游消費者客源輸出大國,中國開辦出境旅游項目的旅行社也越來越多,截至2010年底已經超過1000家。其中有40多家出境旅行社為外商投資興辦。出境旅游人數的增長和具有開辦出境旅游項目旅行社的增加,有效促進了中國出境旅游市場的繁榮,相對而言,也減少了國內旅游市場的客源。
(二)入境游和出境游發(fā)展失衡從中國旅游服務發(fā)展現狀來看,旅游消費者對奢侈品需求旺盛,而國內市場無法滿足這一需求,導致出境旅游消費者越來越多,對中國旅游服務貿易平衡產生了負面影響。擁有奢侈品和購物便利的國家充分利用中國旅游消費者的這一心理,積極開展旅游發(fā)展攻略,不斷吸引中國旅游消費者的注意力。以2010年為例,中國旅游消費者僅僅在歐洲市場的奢侈品消費額就超過500億美元,是國內當年旅游消費額的4倍之多,中國入境旅游和出境旅游發(fā)展嚴重失衡。
(三)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進一步刺激了出境旅游2005年,中國實行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此后,人民幣一路升值,消費者出境旅游成本逐年降低,加之中國經濟快速增長,消費者消費能力增強,國民出境旅游的欲望愈發(fā)強烈。世界各旅游強國看準中國這一旅游消費潛力的巨大市場,實施了形式多樣的促銷策略。一些國家為吸引中國旅游消費者目光,創(chuàng)造了多種便利條件,如提供帶有中文簡介的商品,提供具備漢語交流能力的導游等,有效刺激了中國旅游消費者出境旅游的熱情。反觀中國的入境旅游,人民幣升值意味著進入中國旅游的成本增加,入境旅游消費者的有效需求降低,轉而選擇到其他國家旅游。
三、解決中國旅游服務貿易逆差問題的政策建議
(一)高度重視旅游服務貿易失衡問題中國旅游服務貿易出現如此巨大逆差,且呈現持續(xù)擴大趨勢,原因主要在于出現逆差現象初期沒有得到政府及相關部門的高度重視。中國應在維持旅游服務貿易國際市場份額的前提下,堅持旅游服務貿易均衡發(fā)展原則,采取提高中國旅游層次、突出本土化的有效措施,促進入境旅游市場繁榮,讓中國傳統(tǒng)文化真正走進國際市場,吸引更多外國旅游消費者到中國旅游,不斷縮小中國旅游服務貿易逆差。
(二)制定國家旅游形象促銷策略根據世界發(fā)達國家旅游服務貿易經驗,中國必須從國家層面拓展旅游服務貿易。中國有五千年的文明歷史,傳統(tǒng)文化源遠流長、旅游資源豐富多彩。應將中國五千年文明史通過旅游景點物化出來,讓中國豐富多彩的旅游資源真正展現在世人面前。因此,政府應加大旅游資源開發(fā)、保護、利用及宣傳的財政投入力度,在國際上樹立中國旅游的國家形象。比照美國旅游服務貿易投入,中國在旅游促銷上的財政投入至少不能低于700億元人民幣。此外,政府及其相關部門還要制定中長期旅游促銷發(fā)展戰(zhàn)略,不斷完善旅游服務貿易系統(tǒng),以長期旅游營銷為目標,明確旅游營銷模式,努力打造中國旅游文化品牌,促進中國旅游服務貿易持續(xù)健康發(fā)展。
作者:朱世蓉單位:重慶城市管理職業(yè)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