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小學課外閱讀訓練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fā)現(xiàn)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一、培養(yǎng)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
1.課內(nèi)引趣
培養(yǎng)小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要立足課內(nèi),帶動課外。課內(nèi)閱讀是課外閱讀的基礎(chǔ)。小學語文教材為指導小學生開展課外閱讀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條件,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充分利用這種有利的因素。我們常用生動形象的語言向?qū)W生簡介要讀的文章內(nèi)容,以激發(fā)其閱讀興趣,也常讓學生產(chǎn)生尋根究底的好奇心,以此激趣。學校開設(shè)了讀報課,我經(jīng)常以讀報為切入口,激發(fā)小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讀報是一項花費少、受益大、教育意義深的課外閱讀活動。學生可從報中獲取大量的社會知識和各種信息,潛移默化地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激發(fā)學生積極的閱讀興趣、強烈的求知欲望。
2.故事引趣
小學生一聽到老師說要講故事,個個精神抖擻,喜悅之情溢于言表,迫不及待地想一聽為快。隨著教師聲情并茂、娓娓渲講,被渲染了的故事情節(jié)早已把孩子們帶入了一個或有趣、或驚險、或令人感動的情感世界里。正當孩子們期待大結(jié)局之際,教師戛然收聲,欲知后事,請自讀全文。教師不失時機地向?qū)W生推薦相關(guān)的讀物,引導他們?nèi)ラ喿x相關(guān)的書籍。
二、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速度
在課堂上,教師十分強調(diào)把教書的訓練放在閱讀教學的第一
位。教材也重點指出,要重點指導學生認真讀書,尤其要有感情地朗讀。朗讀是理解文章內(nèi)容、檢查理解水平、提高閱讀能力、發(fā)揮有聲語言的技術(shù)作用。多讀多背,不僅能夠增強學生的記憶力,更重要的是能夠讓學生吸收、積累語言材料,運用時就能脫口而出。因此,還應該加強閱讀速度的訓練。一般來說,一至二年級的閱讀教學以培養(yǎng)朗讀技能為主;二至三年級則加強默讀結(jié)合的訓練;三、四年級從朗讀過渡到默讀,形成默讀技能;五至六年級則要進行快速閱讀訓練,促使學生快速閱讀能力的形成。
1.快速閱讀的訓練
計時速度訓練是提高閱讀速度的有效方法,每周一次,或堅持一段時間可見到效果,計時速度法能充分挖掘、調(diào)動視覺掃描,辨析、攝取文字符號功能的巨大潛力,使閱讀速度和思維速度盡量趨于平衡一致,變有聲朗讀為無聲默讀,計時速度還有利于學生積極上進的競爭心理。用計時、限時訓練,激發(fā)學生的時間緊迫感和閱讀興趣。
2.默讀訓練
關(guān)鍵詞:興趣 指導 習慣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提出:“(要)培養(yǎng)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倡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辈⑶沂状翁岢鲂W階段學生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145萬字。從中可以看出,課外閱讀在語文教學中占有相當?shù)谋戎亍D敲?,在閱讀教學中,我們應該如何指導學生“讀”呢?
一、明確讀的目的
為了達到這一目的,“讀”必須抓住課文的重點、難點、疑點去讀,在指導學生讀的過程中,有機滲透學法指導,教會學生讀書的方法和創(chuàng)新能力,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培養(yǎng)學生思維、想象和創(chuàng)新的能力。
二、上好課外閱讀指導課
葉圣陶說過:“語文教材無非是個例子,憑這個例子要使學生能夠舉一反三?!闭n本內(nèi)數(shù)量有限的文章只能舉其一,只有課外閱讀拓寬知識面才能反其三,才能在應用中化方法為能力,使閱讀能力越來越強。
歷史的經(jīng)驗充分說明,“多讀”是增強學生閱讀能力的重要途徑。然而在小學階段,課內(nèi)精讀、略讀的文章只有三百多篇,不超過40萬字;如果小學生只讀這些課文,是無法形成獨立閱讀能力的。加強課外閱讀,不僅有助于學生閱讀能力的迅速提高,對于擴展閱讀教學的資源、增強語文教學的文化底蘊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為了推動課外閱讀活動持久地進行,我們學校每兩周安排有一節(jié)課外閱讀指導課。
根據(jù)課外閱讀指導課應承擔的教學任務,可將這種課型分為兩類:
第一類是閱讀興趣培養(yǎng)課。其基本任務是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特點,以生動活潑的導讀方式激起學生對課外閱讀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愛讀、樂讀的感情。
第二類是閱讀能力訓練課。這是課外閱讀指導課的主要課型,小學生的課外閱讀能力是由學生進行閱讀活動所必需的內(nèi)部智力操作和外部技能操作兩方面的因素組成的。
三、注重讀的技巧
朗讀時速度的快慢是由課文的內(nèi)容和體裁決定的,聲音的高低是依照思想的變化而調(diào)節(jié)的。如小珊迪臨死前的話,后一層意思表達了他對弟弟可憐、牽掛的強烈感情。訓練中,我指導學生放慢速度、降低聲音、加強停頓、突出重音,把小珊迪牽掛弟弟、控訴當時社會制度的強烈感情準確地表達出來,從而達到了教育、教學的目的。
四、以科學方法引導學生閱讀
在現(xiàn)實中,不少學生課外閱讀的效果不盡人意,主要是由于閱讀方法不當,我們應教會學生一些閱讀技能。
閱讀,其主要方法有二:一是精讀,二是略讀。課外閱讀應以略讀為主,因為當今社會正處于知識爆炸的時期,信息含量大、變化快,不可能也沒有必要篇篇精讀。但是略讀并不等于貪多求快,囫圇吞棗的結(jié)果必然是一無所得。
略讀方法指導可側(cè)重于下面兩種:
1.瀏覽式讀書法。這是一種廣泛閱讀課外讀物、獲取各類知識的讀書方法,可按照“速讀――尋找知識點――摘記”的程序進行指導。
2.篩選式讀書法。這是一種快速查閱資料、選取所需信息的讀書方法,可按照“目的――檢索――瀏覽――精讀――摘記”的程序引導學生對閱讀材料分步篩選,獲取所需知識。在此值得一提的是,任何一次課外閱讀都是多種讀書法的綜合運用,都應在略讀中穿插精讀,才能取得最佳的效果。
思考,如果懶于思索,不肯深入鉆研,其結(jié)果必然是使自己什么也不會創(chuàng)造。因此,我們應當把教會學生邊讀邊想作為課外閱讀指導的又一個重點。
指導時可著力于下面兩種讀書法:
1.問題式讀書法。這種方法是針對閱讀材料從正反兩方面多角度地提出問題,并逐一查詢有關(guān)資料進行分析解答,從而理解知識、掌握知識。
2.評議式讀書法。這種方法主要是針對文章提出個人的看法和見解,列舉優(yōu)點和缺點,提出改進意見。
五、逐步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關(guān)鍵詞:小學語文 課外閱讀 重要性
課外閱讀是語文活動中最重要、最普遍的形式,是課內(nèi)閱讀的繼續(xù)與擴展,是閱讀能力訓練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教育界普遍認為:課外閱讀與課內(nèi)閱讀是密切相連,不可分割的有機統(tǒng)一體。
關(guān)于課外閱讀曾經(jīng)有人說過:“取法于課內(nèi),得益于課外?!庇纱丝梢娬Z文教學局限在課堂是有缺陷的,其源泉應源于課外閱讀。俗話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彼晕覀冊谶M行語文教學時應把課外閱讀列為主要內(nèi)容之一,把課外閱讀作為語文知識的補充和延伸。
蘇霍姆林斯基在《給教師的建議里》一書中多次談到了閱讀,他認為那種只會死讀教科書不會真正閱讀的人,是“不善于思維”的人,是“命運不值得羨慕”的人。我國歷史上一些文人也對閱讀的價值給予肯定:朱熹說過“讀書百遍,其義自見”;杜甫指出“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梢婇喿x的重要性。課外閱讀對小學生的發(fā)展的重要性歸納為以下幾點:
一、課外閱讀有利于小學生發(fā)展個性
擴大孩子的課外閱讀面可以使孩子的個性健康,閱讀好的書刊、作品可以陶冶人的思想情操,提升人的素養(yǎng)和修養(yǎng),開闊視野,塑造一個人的個性,使人的心理品質(zhì)比較健全。
二、課外閱讀有利于學生智力潛能的開發(fā)
閱讀是一個充滿了豐富的智力活動。學生在形成和發(fā)展閱讀能力的同時,發(fā)展了思維能力,也能激發(fā)出創(chuàng)造潛能。
三、課外閱讀有利于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語文水平
學生的獨立閱讀能力,更多地需要在課外閱讀實踐中逐步養(yǎng)成。課外閱讀是語文教學的課外拓展和延伸。語文能力的提高更需要課外閱讀的輔助。
四、課外閱讀有利于各科的學習
關(guān)鍵詞: 小學語文教學 閱讀教學 實踐訓練
一、加強學生課外閱讀興趣的培養(yǎng)
隨著教育教學改革的深化,提高小學生語文素養(yǎng),逐步提高讀寫能力,重視課外閱讀訓練,成為小學語文教學的核心內(nèi)容,對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提高起著積極的促進作用。傳統(tǒng)教學方法已經(jīng)無法滿足快節(jié)奏時代的要求,語文教師必須把握時機,改革傳統(tǒng)教學模式形成的固有思維定勢,充分發(fā)揮現(xiàn)代多媒體的優(yōu)勢,逐漸認識到課外閱讀的重要性,很多老師和家長都想盡辦法為學生營造良好的閱讀空間。要強化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效果,首先必須注重閱讀興趣的培養(yǎng),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要學生對閱讀課內(nèi)外書籍產(chǎn)生濃厚興趣,就完全有可能提高閱讀教學實效。語文教師的一項重要任務是把每一個學生都引進快樂閱讀的寶殿,讓他們在知識的海洋里自由自在地徜徉。教師一定要把閱讀教學的重要性和學生閱讀興趣結(jié)合起來開展教學工作。在語文教學實踐過程中,教師的最主要任務是首先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閱讀積極性,不僅告訴學生閱讀如何重要,更重要的是讓學生真正體會到閱讀的樂趣,自覺參與到有益的閱讀教學實踐中,永無止境地吸收豐富知識的營養(yǎng)。小學語文教材里所選的一些課文,盡管大多數(shù)師生認為有較強的趣味性和吸引力,然而,課外閱讀作為擴大知識范圍,提高語文素養(yǎng)的重要補充,必須引起高度重視,一些自選的課外閱讀書籍能更有效地喚起學生的求知欲,提高學習積極性,而且其內(nèi)容與當代學生生活的現(xiàn)實環(huán)境聯(lián)系密切?,F(xiàn)代生活日新月異,語文課本中只涉及一部分相關(guān)知識,特別是我國作為多民族國家,地域和民族的差異產(chǎn)生了不同的文化理趣,有限的課本內(nèi)容不可能讓所有學生都產(chǎn)生親近感,一些少數(shù)民族的文化習俗對其他學生相對比較難理解。單憑課文講解,既讓學生感到很難了解豐富的內(nèi)容,又難以激發(fā)學習興趣,很難提高教學效率,學生對文化知識的掌握效果難以達到理想境地。教師把語文教材的教學內(nèi)容作為知識傳授的重點,需要精講細讀,通過有效的課外閱讀教學輔導,使學生從心理上認同,從情感上愿意接受,這樣結(jié)合才會使學生更加認真地學習。只有加強課外閱讀基礎(chǔ)訓練,時時注重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學生才能積極主動地學好語文知識,提高語文讀寫能力,有效提高語文綜合素養(yǎng)。
二、加強課外語文教學資源的挖掘
教師要引導學生閱讀,為學生創(chuàng)設(shè)有利于閱讀的教學情境,經(jīng)常圍繞某一問題開展一些研討會、有獎競賽活動等。課外閱讀選取的作品的美學理想和文學價值來源于文學大師們豐富的想象力,為讀者閱讀欣賞的學習提供了最適宜的想象空間。讓學生進行探索性閱讀,常常是帶著問題有目的地閱讀,閱讀教學活動一定要體現(xiàn)情境化、常態(tài)化,要持之以恒才能收到良好效果。在閱讀過程中,要定期組織學生積極探討,由興趣閱讀慢慢過渡到有目的的探索性閱讀,這樣才有可能讓閱讀教學起到較好的促進作用。語文教學中的課外閱讀鑒賞實際上需要通過教師的有效引導,幫助學生科學選擇課外讀物,認識作品以外相關(guān)知識組合的重要性,正確把握作者的思想意圖,才能與作家作品進行心靈深處的情感交流,才能讓學生深刻理解作品內(nèi)容中蘊含的文化價值與精神內(nèi)涵。學生對作品進行理性分析的過程是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的結(jié)合過程,是獲得由文學形象帶來的基本審美享受的主要途徑,有利于閱讀欣賞能力的提高。健康審美角度的創(chuàng)造性閱讀,是一個人得益于文化教育的最基本途徑,是促進人類精神文明發(fā)展的原動力。重視課外閱讀教學中對文學作品中美的思想內(nèi)容和語言的欣賞閱讀,引導學生在感受美的閱讀實踐中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審美鑒賞能力,讓學生在參與社會實踐活動的學習或從經(jīng)典文學作品的欣賞中體驗,引導學生把自己的感受與作家作品進行比較印證。學生通過體驗,產(chǎn)生興趣,發(fā)散思維,在充分想象、發(fā)展思維過程中完成新的探索,增強學生的美感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意識。
三、為學生推薦好書,指導有效閱讀方法
關(guān)鍵詞:課外閱讀 閱讀興趣 自主閱讀 語文素養(yǎng)
課外閱讀是一個人生命的擴展,是語文活動中最為重要、普遍、經(jīng)常的形式,是課堂閱讀的繼續(xù)與擴展,是閱讀能力的訓練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小學生正處在人生的起步時期,恰如一株株剛破土的幼苗,渴望吮吸知識的甘露,以使自己茁壯成長。而這“甘露”的獲得,除了靠老師課堂中有效的傳授之外,更需要學生們靠課外閱讀去采集。蘇霍姆林斯基說:“凡是那些除了教科書以外什么也不閱讀的學生,他們所掌握的知識就非常膚淺。”這一觀點得到了人們的一致贊同。作為老師也有這樣的體會:自己的知識能力,很大的一部分是得益于課外閱讀。語文學習更是這樣,離不開多讀、多想、多積累。教育部頒布的《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版)》明確規(guī)定:小學階段學生課外閱讀的總量至少應該是145萬字。由此看來,學生的課外閱讀是多么重要。而筆者前一階段曾對我們學校的800多名學生做了一項課外閱讀方面的調(diào)查,其中:達到閱讀量要求的學生僅有六個,能按課標要求讀完規(guī)定書目的學生更是找不到。調(diào)查表明,大部分學生不是沒有閱讀興趣,而是沒有閱讀時間,還有很多學生不知道讀什么,相當一部分學生表示沒有書讀??吹竭@樣的現(xiàn)狀,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我真感到肩上的擔子很重。后來,我又走訪調(diào)查了一些農(nóng)村小學,得到的信息也大同小異。這樣看來,小學生的課外閱讀一直被擱淺著。如何有效的提高課外閱讀的質(zhì)量,使其真正為促進同學們的語文素養(yǎng)服務,是大有學問的。下面,筆者結(jié)合本校和自己的一些實踐,談一點粗淺的認識。
一、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
興趣是學習的老師,有了興趣,學生自然會喜歡閱讀?,F(xiàn)在我們的小學生把休息的時間都用于看電視上了。他們放學回家,書包一扔,就打開了電視,有少兒節(jié)目決不放過,沒少兒節(jié)目就隨便選個臺,有時甚至連廣告也不容錯過。電視看了那么多,知識沒增加多少,而眼鏡卻漸漸加厚??磥砦覀円囵B(yǎng)這部分學生的閱讀興趣,是不可小看之事。平時在班中,我每天利用十分鐘,有意識地找那些有閱讀習慣的學生談一談自己的閱讀收獲,講一講書中的小故事,說一說自己的獨特體驗,亦可有聲有色的朗讀一段優(yōu)美的文字。讓那些不愛閱讀的學生,分享一下閱讀的滋味。當學生真正與書為友時,又何愁提高不了他們的語文素養(yǎng)呢?
二、選擇好閱讀材料
我們都聽說過這樣一句話:“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這就是說,要讀就要讀好書,學好詩。當然首選唐詩,因為唐詩是中國詩歌寶庫中的精華。課外閱讀也應該選擇閱讀精華的書籍進行閱讀。只有選擇好的作品來讀,才會收到不錯的效果。在這方面教師要按照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去引導學生選擇課外書:像《語文補充閱讀》、《小學生必背古詩文》、《伊索寓言》、《魯濱遜漂流記》、《西游記》等很多的優(yōu)秀作品都要介紹給學生,讓家長、學生在選購的時候心中有數(shù)。在這方面,有不少專家也提供了相應的課外讀物書目,可供我們選書時參考。不要像一些家長那樣,給孩子買書不加選擇或者清一色的都是作文選,美其名曰:提高作文能力。其實,我覺得這種做法束縛了學生的想象力。因此,課外讀物要精選。還要注意不要貪多。有的家長亦或?qū)W生一到新華書店就喜歡買書,這當然不算壞事,可買回來的書呢,都躺在書柜里。以這樣的方式擁有書,又能說明什么呢?
三、保障閱讀時間
閱讀非一日之功。要想真正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必須保證一定的閱讀時間。作為教師,我們都應重視學生的閱讀訓練,而一布置起作業(yè)來就夠?qū)W生寫到八、九點的。他們還有什么時間去讀書呢?作為家長,我們在關(guān)心孩子識字計算能力的同時,也要關(guān)心一下孩子的課外閱讀,不要一看到孩子看課外書,就認為是偷懶,看閑書。許多家長給孩子留足了練琴、練畫、練書法的時間,而很少給學生留有課外閱讀的時間、因為他們認為前者才是重視素質(zhì)教育。試想一下,一個每天作業(yè)寫到八、九點,另外還得練琴、練畫、練書法的學生,他們還有什么時間去完成課外閱讀呢?由此看來,留給學生充足的閱讀時間,需要我們大家共同努力。教師在布置作業(yè)時,要少一些重復的抄寫的東西,多留一些時間讓學生閱讀。小學生每一天的課外閱讀時間至少要半小時。
四、挖掘閱讀資源,營造書香班級
在調(diào)查過程中,我們發(fā)現(xiàn)有許多學生不是不喜歡讀書,也不是沒時間讀書,而是無書可讀。針對這種情況我們辦起了班級圖書角。每個學生從家里帶幾本書,再從學校圖書館借一部分。小小圖書館就解決了不少同學的看書難的問題?!皶墙璨荒茏x也”。有一些同學借了別人的書,讀起來也格外用心。每天,利用課余時間,師生讀書交流,也確是一件樂事。
五、作好讀書筆記
有的學生課外書倒是讀了不少,可讀完就忘。原因在于讀時流于形式,從來不知道去體驗、去積累!這樣的閱讀又有多大效果呢?俗話說的好“學理如筑塔,學文似聚沙”。學生在讀的過程中,哪怕有一點收獲,有一點感悟,記下來也是好的呀!閱讀積累需長期努力,這就要求學生要養(yǎng)成隨時做筆記的習慣。從課內(nèi)到課外,從校內(nèi)到校外,廣泛地閱讀,事事都要留心,用心記用筆錄。進行這樣的閱讀訓練,時間久了,學生的語感經(jīng)驗和語言能力自然就會逐漸增強,見識便可不斷地增長,認識便會不斷地提高,文化底蘊必定能愈激愈厚。
一年多課外閱讀的探索與實踐,給了我不少啟示與思考。作為一名語文教師,我們要積極地拓展渠道,為學生的課外閱讀保駕護航,讓學生遨游在書海中去積累語言,親近母語,陶冶情操。我期待著更多的同行與家長,來關(guān)注我們的課外閱讀。
參考文獻
[1]瞿衛(wèi)華.兒童課內(nèi)外閱讀的銜接與整合.教育研究與評論(小學教育教學)[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