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描寫大海的文章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fā)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今年暑假,我們一家去了海邊游玩,一路上看到的景象,腦中的遐想,都不及此刻眼前的這一幕壯觀和精彩。
看那大海與天空的連接處,一條白線若隱若現,離我們愈來愈近,愈來愈近。突然,這條白線分成了幾段,卷著滾滾的濤聲和潔白的浪花向岸邊猛撲過來,“啪”的一聲拍到了岸邊的礁石上。那一刻,我的心如同這裂開的礁石一般,猛地震動了一下。我駭然,大海的力量何其雄壯??!
我懷著敬畏的心走近大海,淺水處,晶瑩的沙粒反射出耀眼的光芒,讓人仿佛置身于一個水晶的世界。光著腳丫踩上去,好柔軟的“地毯”??!一個浪沖來,腳立刻感到非常溫暖,仿佛有一雙溫熱的大手在撫摸著你。海浪迅速退去,有些沙子從腳底流逝,腳底感覺麻麻的、癢癢的。有一些小貝殼被沖上岸,游客們歡呼著,驚叫著,俯身撿拾著,如獲至寶。
此時的我,不禁聯(lián)想到在《動物世界》里看到的畫面,晚上的大海會更讓人欣喜,那時,小烏龜和大螃蟹按捺不住性子,成群結隊地在沙灘上漫步,吹海風。那烏龜和螃蟹又像是一個個威武的士兵。那堅硬的外殼,不正是士兵的鎧甲嗎?那揮舞的大螯,不正是士兵的刀斧嗎?它們是在捍衛(wèi)自己的領地吧!
想著這些可愛的海的精靈,真想在這大海中一睹它們的風采。換上泳衣,我迫不及待地跑向大海。待海水漫過膝蓋,一種透心的清爽遍布全身,仿佛整個人都被海包圍,整個世界里只有海的低吟,水的漫延。柔和的海風拂著面頰,綿軟的細沙包裹著雙腳……
這時,遠處,一艘游輪拖著長笛向遠處駛去,悠然地,穩(wěn)穩(wěn)地,它不禁使我更向往海的深處……
這就是大海無窮的魅力?。?/p>
簡評
1.學習文中的生字詞,認識嘆詞,體會所表達的情趣。
2.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趕海的無限樂趣。
3.初步了解作者“首尾呼應”表達方法。
一、復習導入,激發(fā)學習興趣
1.讀題,說說“趕海”的意思。
2.海水退潮了,沙灘上有:(出示)螃蟹海魚貝殼海星大蝦
(1)指名讀準音;齊讀。
(2)在它們前面加上一個表示動作的詞,讓它們成為你“趕海的收獲”。
出示填空:螃蟹海魚貝殼海星大蝦
學生填后出示:捉螃蟹撈海魚撿貝殼抓海星捏大蝦
(3)你發(fā)現所填寫的這些詞有什么特點?(都是動詞,都是提手旁)練讀。
3.文中還出現一類比較多的詞:(出示)嘿哎咦哦
(1)指名讀,說說你發(fā)現了什么。(都是口字旁;都是從嘴里發(fā)出的聲音)
(2)師講述:這些詞我們叫它“嘆詞”,表示感嘆、呼喚或應答。巧妙地運用嘆詞,能增加句子所表達的情趣。學了課文,大家就明白了。讓我們一起讀好它。
4.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你知道課文寫了什么時候,誰去趕海?
二、學習課文,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一)學習2自然段,體會“我的興奮”。
1.出示第2自然段
(1)引讀,那是――
(2)“我鬧著要舅舅帶我去趕?!?,從“鬧”字說明“我”(特別想去趕海),練讀。
(3)來到海邊,我看到了什么?浪花怎么會回頭呢?(作者把浪花當作人來寫了)練讀句子。
(4)看到這么可愛的浪花,“我”興奮極了,指名讀最后一句。
(5)讓我們把整段連起來讀,讀出浪花的可愛,“我”的興奮。(齊讀)
(二)學習第3自然段,感受“趕海的樂趣”。
1.這時,沙灘上已經有――(出示第3自然段第一句)
(1)指名讀。此時的沙灘上人(很多),他們捉螃蟹的捉螃蟹,撈海魚的撈海魚,非常(熱鬧)。
(2)這句話是怎么寫出人多、喧鬧的呢?
(直接寫;有的……有的……有的……排比的手法,讓人感受到人多,事趣;一個省略號表明還有很多人,還有很多有趣的事。)
(3)你能讀出這種喧鬧、快樂的感受嗎?練讀。
2.“我”和小伙伴們也加入其中,自由朗讀第3自然段后半部分。想想這里寫了哪幾件有趣的事?
(1)交流:這里分別寫了“我抓海星;小伙伴捉螃蟹;我捏大蝦”。
板書:抓海星捉螃蟹捏大蝦
(2)你覺得最有趣的是什么事?通過朗讀,把這個“趣”字表達出來。各自練讀。
(3)根據學生回答,分別出示句子。
出示描寫“我摸海星”的句子。
①指名讀,說感受。(我沒有想到會摸到小海星,心里――特別高興;摸了好一會兒好不容易才摸到小海星。)
②這是意外收獲,從哪發(fā)現?(“嘿”一詞,一下讓我們感受到抓海星的驚喜之情。)
③指導朗讀:笑著讀這個“嘿”字,會讀得很好。自己試試?齊讀。
出示描寫“小伙伴捉螃蟹”的句子。
①指名讀,說說這里誰很有趣,有趣在哪兒。
②螃蟹很有趣。
a它一會兒逃到東,一會兒逃到西,這就是(東逃西竄)。指名讀。
b螃蟹東逃西竄,因為它(不想被人抓住)理解:“不甘束手就擒”,(不愿意乖乖被抓)練讀。
③小伙伴的樣子很有趣。
a開始,他――想告訴我――后來“哎喲”一聲叫起來。指名讀。
b想象小伙伴被螃蟹咬住手的樣子,指名表演(鄒著眉,咬著牙,不住地甩著手,這樣子可真有趣呀?。┚氉x,讀出雖然被咬,有點疼,可心里很高興,樂在其中的感覺。
④小伙伴的表情、動作、叫聲,螃蟹逃跑,讓我們感覺到小伙伴捉螃蟹太有趣了。
(分組練讀)
出示描寫“我捏大蝦”的句子。
①讀句子,這里最有趣的是――大蝦。
②它搖擺著兩條長須,活像戲臺上的一員武將。(看大蝦圖)大蝦瞪著眼,擺動著頭上的長須,非常(威武、神氣)所以說――練讀。這里把什么比作什么?
③可是(引讀)我輕輕――哎呀,抓大蝦真是(太容易),哪感覺到?(輕輕一捏)看來這大蝦看似威武,其實無力抗爭,只能(束手就擒),練讀。
④指導朗讀:好的朗讀不僅體現在聲音上,而且體現在表情里、動作中。男女生對比讀。
⑤“咦――”表示(感到很奇怪,疑惑不解),“哦――”表示(一下子明白了,恍然大悟)讀好整段話。
3.邊小結邊劃分層次:這一段,作者先總寫了“人們趕海的表現”,然后具體寫了“我抓海星,小伙伴捉螃蟹,我捏大蝦”三件典型的事。讓我們加上動作,帶上表情,連起來讀讀第3段,再次體會趕海的樂趣。齊讀。
(三)學習第四自然,感受“大海的平靜之美”。
1.快樂的時光總是過得很快,出示第4自然段,范讀。
(1)趕海的人們(離去了),這時的海灘(恢復平靜)。作者怎么寫出大海的平靜?(直接描寫;海鷗飛翔更顯現了海灘的平靜。)
(2)指導朗讀,體會大海的平靜之美。
2.欣賞著大海的美景,滿懷著趕海的快樂,“我”一邊往回走,一邊哼起了最愛唱的歌……
(四)回歸整體,了解“首尾呼應”的表達方法。
1.如今,每當我唱起這首歌,就會想起……
2.仔細讀讀第一、第五自然段,告訴大家,你發(fā)現了什么?
3.小結:文章用一首歌開頭,回憶童年趕海的趣事,又用這首歌結尾,這種寫作方法叫做“首尾呼應”,深深表達了作者對大海的喜愛之情。
三、認識嘆詞,體會所表達的情趣
1.今天,我們跟隨作者一起去趕海,體會到了濃濃的趕海樂趣。文中巧妙運用了嘆詞,把作者內心的驚喜、疑惑、好奇、恍然大悟等情感表達了出來。
2.讀一讀,體會句子所表達的情趣。
出示:(1)嘿,一只小海星被我抓住了?。@喜之情)
(2)哎,那邊一個小伙伴,正低著頭尋找著什么。(疑惑、好奇)
(3)咦,怎么我的腳也癢癢的?(疑惑不解)
(4)哦,原來是一只大蝦在逗我呢?。ɑ腥淮笪颍?/p>
3.想一想,你還知道哪些嘆詞?(呀哇呵嗯哎呀)
4.讀讀下面的句子,填上合適的嘆詞,體會所表達的情趣。
(1)(呀;嗯;咦),這棵樹怎么會走路呢?(驚訝、好奇)
(2)(哇;哎呀;嘿),這么多有趣的事,我們也去樂一樂吧?。ㄌ吲d)
(3)(呵;哇;哎呀),你可真聰明!(驚嘆)
(4)(喂;哎;嘿),我在這兒,你快過來吧?。ê魡荆?/p>
四、布置作業(yè)
在你的記憶里,一定發(fā)生過許多有趣的事。想一想,說一說,下節(jié)課我們來交流。
(附板書)摸海星
11.趕海捉螃蟹
“作文三步法”主要通過有針對性、有階段地對學生展開“感知能力訓練”、“多維思維訓練”和“再生情感訓練”來逐步提高學生的感知能力、思維能力和情感能力。感知能力訓練程序由“理論訓練——操作訓練——成形訓練”三個步驟組成。
本學期我開始對學生展開感知訓練教學。下面本人就《作文三步法》感知“物”的能力訓練談幾點體會。在感知“物”訓練中,有如下幾個方面值得注意:
第一,感知“物”應從學生熟悉的生活內容入手。
《作文三步法》教材感知能力訓練習作安排四篇感知“物”的內容:1、杏樹。2、狗。3、海。4、小草。我們當地的孩子很少見過杏樹,如果讓他們感知沒有見過的“物”,肯定是寫不好作文的。教師應該學會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于是,我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平時較常見的桂花樹作為觀察感知對象來訓練學生的感知能力。
例文(一)《桂花樹》
①我家門前的桂花樹開花了。②每天清晨,桂花樹亭亭玉立,迎來送往著上班上學的人們。。③銀灰色的樹干托起一團綠云般的樹冠,密密肥實的葉片中點綴著,一簇簇星星點點的半黃色的小花,好像秋天田野里沉旬旬的稻穗,又像節(jié)日之夜金燦燦的焰火,熬是好看!④中午時分,還常看到許多蜜蜂、蝴蝶圍著她在歌唱跳舞。⑤傍晚清風吹來,花香四渥,把整個院都熏醉了,吸一口,甜津津的,清爽的。只要你從這兒經過,準會給你染上一身濃濃的馨香。桂花的芳香在花的王國可是出了名的?!?/p>
作者開頭一句點題。第二句用視覺感受桂花樹的形狀。第三句用視覺感受樹干、樹冠、葉片、花朵的色彩、形狀。第四句用聽覺、嗅覺、膚覺感受桂花樹聲音氣味。從習作上看,學生不僅能調動所有的感覺器官(眼、鼻、耳、手)感知事物,同時還能調動感覺器官感知“物”的全方位(上下、前后、內外),從不同角度,不同時態(tài),不同情感等方面著手,使眼前的“物”呈現出了逼真的立體美、變幻美和動態(tài)美。
第二,感知“物”要選好觀察點。
只有對“物”進行細致觀察才能描寫具體。感知“物”的訓練,除了選擇熟悉的“物”入手外,感知訓練還應該學會選擇觀察點,“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這里的“橫”與“側”講的就是觀察點。選擇恰當的觀察點,才能有利于看清物的貌和特點。很多同學在描寫事物時不能做到具體形象,其關鍵是沒有把握“物”的特點。寫物的特點主要表現在“物”的形狀,顏色、音響、質地等方面,只有多方面地去觀察和感知,才能充分認識其特點,并進而真正把握它表現它。
例文(二)《草》
春天剛到,山坡上就冒出了星星點點嫩嫩的淡黃的小芽,一個個像剛落地的娃娃,擠眉弄眼地打量著這個世界。不幾天,再看,它們一個個又像魔術師玩魔術似的變了:多了、綠了、高了,在微風的吹動下,歡快地抖動著身子向你點頭微笑呢!散在這草絲中的各種各樣的花,像星星一樣調皮地朝你眨著眼睛。早晨,翠翠的葉片上凝著幾滴晶瑩的露珠,陽光下,特別耀眼。彎下身,掐下一片來放在嘴里嚼嚼,清涼中還有點甜味呢!難怪每天一大早,羊兒、豬兒、牛兒滿山坡都是,它們津津有味地啃吃這些嫩葉,就像饑餓的嬰兒吸著母親的奶液。然而奇怪的是,這些小生靈就像變戲法似的一夜之間又恢復了原來的形狀,在卷成筒形的葉蕊里,又抽出幾片新的嫩葉來,就這樣抽了又抽,仿佛那葉筒里抽不完的葉片。啊,小草,你真好,一刻也不停息地打扮著故鄉(xiāng)的春天!
作者通過視覺、聽覺、觸覺、味覺、從遠處、近處、高處、低處、靜態(tài),動態(tài)感知春草的新、美、多,并且不斷換位,換時、換情的對“物”多角度的描寫。一幅質地優(yōu)美,情思動人的畫面變呈現在讀者面前,令人喜而忘返。
第三,感知“物”還須運用上恰當的修辭手法。
例文(三)《綠葉》
夏天來到了,綠葉由淡綠變成深綠,葉片也比以前大了,厚了,滿滿地綴了一樹,展示出蓬勃的生機。她們互相依偎著,擁抱著,親切地嬉戲著,交談著。微風吹來,發(fā)出美妙動聽的聲音——“嘩啦啦……”那片片青翠欲滴、油光滑亮的綠葉,一團團,一簇簇,把樹木裝扮成一把把綠色的傘,一座座綠色的亭,把花朵陪襯得更加艷美。
作者采用擬人、排比修辭手法把綠葉可愛之處描繪出來。她們互相依偎著,擁抱著,親切地嬉戲著,交談著。微風吹來,發(fā)出美妙動聽的聲音——“嘩啦啦……”你會不由自主地稱贊,這是一處多美妙的景色啊。
例文(四)《小狗》
在許多動物中,我最喜歡的是狗,我家的小狗黑子,渾身都是黑色,只有脖頸處有一處白毛,就像一塊晶瑩的白玉,一面閃亮的小鏡鑲在那里,走起路來一擺擺的……。
正是作者用上形象的比喻,才使得筆下的“物”生動傳神富有情趣。我們在描寫“物”時,過去往往是三言兩語就無話可說了,其原因就是缺乏聯(lián)想和想像,且不會用上恰當的修辭手法。
第四,感知“物”還應浸透自己真情實感。
例文(五)《大?!?/p>
隨著腳下的震動,我終于相信我已置身于一望無際的海面前。看吧,海水泡哮著、洶涌著,那不是暴怒,那是大海的在歡笑,它擁著一朵朵碩大而又純潔的花在迎接著我,我仿佛置身于花海與歡迎的人群中。聽吧,海浪沖擊巖石所發(fā)出的巨大的聲響已為我匯成了一首雄壯的交響曲,那飛濺的浪花不正是等待我暢飲的一杯杯濃香的酒嗎?它在向我招呼著:快來吧,大海的胸懷是最博大的,它會任你盡情地享受。
魚兒渴望天空,希望能夠像鳥兒一樣自由飛翔,可當真正飛到天空的時候,才發(fā)現那份孤獨與無助根本無法讓自己生存。獨特的內心告白與精致的語言表達,將深刻的主題形象地展示在讀者面前。
我是一條魚,每天在大海里游來游去,渴了就吞吐咸咸的海水,餓了就咀嚼海底的水草,日子平淡無奇,甚至讓我有些厭倦。我浮出水面呼吸,猛然瞥見一只大鳥如同閃電般掠過,它沒有在天空留下任何痕跡,卻在我心中畫下了重重的一筆。我知道,那里有著我的夢想。
美麗的天空像罌粟花一樣吸引著我,我開始毫無顧忌地幻想它,并固執(zhí)地相信、那里才是我的未來。生命終究難舍藍藍的天空,我沒有理會海的挽留,背上行囊,獨自踏上路途……(哈哈哈,200字啦?。?/p>
走過春秋冬夏,走過雨雪霧霜,走過風吹日曬,也走過高山河流。走得匆忙,走得滿目滄?!K于有一日,我脫去一身的凡俗,躍上了魂牽夢縈的廣闊天空。一切都那么新鮮與美好,我開始四處游逛。偶與飛鳥擦身問好,帶著一腔的熱情游遍每一個角落。我自由自在,卻平添了一份鄉(xiāng)愁。終于,開始漫無目的起來。偌大的天空中,我是那么渺小,一種漂泊的孤獨感侵襲而來。
我想伴太陽東升西沉,太陽卻說:“不行不行,你會遮住我絢麗的光芒?!保▏W !400字啦!瞧我的?。┪蚁肱c星月為伍,可是同樣遭到了婉言拒絕。我只好悄悄避開,如一片落花跌人流水,沒有了方向。
現在的天空變成了最寂寞的地方,沒有人可以聽到我的傾訴,也沒有人可以向我傾訴,我就那么一言不發(fā)地站著,偶爾打雷、下雨、發(fā)脾氣。也許,當第一朵郁金香開始枯萎的時候,我早該猜到一切要結束。可是我沒有,我原以為,只要堅持,星星的光芒也可以照亮一切;也許,當第一支蠟燭已經燃盡的時候,我就該知道,一切不會精彩。我看見了燭(耶!600字啦,加油!)淚,好咸好咸。我累了,倦了,想睡了……
我幽幽地想起了大海的溫馨,呆呆地站在自己最初升上的天空,一種強烈的歸家愿望在心中滋長。遙遠的地面上,那片海正在以不變的姿態(tài)和博大的胸懷親切地迎接我。深夜、寒風,冷雨瀟瀟,我毫不猶豫地躍人海中,再一次感覺到心跳與海浪的節(jié)奏隱約呼應。夢已經醒了,周圍沒有聲音。我在黑暗中喝水,在離別中穿梭。
黃昏又在我的等待中一次次睡去,我終于明白,魚的夢注定了要在大海里實現。夢想(耶!800字啦!)就是翅膀,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就是飛翔。
今天我放棄了去海邊的機會,原因很簡單,因為我不想……若是要描寫海,由古至今,寫海的文章俯拾即是,我的描寫也不如他們的唯美,或是吸引人,對于海的感覺,除了和大眾的感覺??海代表了人心胸的廣闊,我更覺得海水就像是人們的眼淚,或喜或悲,我不喜歡海,他給我的感覺過于悲傷。
每次來到海邊,我都不喜歡下海,只想靜靜地坐在沙灘上,望著一朵朵巨大的浪花,很是壯觀,但更像是在咆哮,不知為什么,自從那次印尼的海嘯過后,每次來到海邊我都會感到悲傷,為什么如此壯觀的景象也會給許多無辜的人們帶來災難?那海水就像是人們的眼淚,有時候我也會為他們落下幾顆眼淚,當那綿長的眼淚終于濺成一朵哀怨的花兒,在我眼中長開不敗,我看到了海,看到了生命的淚水,溫柔而寧靜地滴音、淺唱……或許生命就是這般,或喜或悲。突然我感覺自己才是真正的悲哀,擁有最寶貴的生命和時間,但我卻不懂得去珍惜,只是由著生命的時間從我的指縫間流過。也許上帝對于蕓蕓眾生中的我覺得失落,而對于我而言,更是悲哀和苦惱。就像是在一間華麗的兒童房間里堆滿精致絕倫的布偶,而我,卻只是劣質品,不愿被重視,悄悄地把自己安排在被遺忘的角落,任由時間的匆匆流失。
我的淚也曾流入大海,我以為哭過就會好的,而我,卻更加墮落,盡管心中有一萬個聲音在讓我努力,珍惜時間,而我,卻總在自己的諾言背后發(fā)呆,失信于自己。
傷感的海盡管痛苦卻也不忘自己的使命??帶著生命的淚水向前奔流,耳蝸呢?痛苦只會讓我停止努力。
相信,我會努力的,生命的淚水是我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