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精品久久这里只有精品,三上悠亚免费一区二区在线,91精品福利一区二区,爱a久久片,无国产精品白浆免费视,中文字幕欧美一区,爽妇网国产精品,国产一级做a爱免费观看,午夜一级在线,国产精品偷伦视频免费手机播放

    <del id="eyo20"><dfn id="eyo20"></dfn></del>
  • <small id="eyo20"><abbr id="eyo20"></abbr></small>
      <strike id="eyo20"><samp id="eyo20"></samp></strike>
    • 首頁 > 文章中心 > 校園暴力出現的原因

      校園暴力出現的原因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校園暴力出現的原因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fā)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校園暴力出現的原因范文第1篇

      關鍵詞 校園暴力:主要原因;行為表現處理機制

      一、 校園暴力的定義及行為表現

      所謂校園暴力是指發(fā)生在校園或校園周邊地區(qū)的以口頭、物體或身體任何部位而發(fā)出的侵犯他人人身權利和財產的攻擊。校園暴力應包括以下幾個要素:(1)暴力行為是發(fā)生在校園或緊鄰校園的周邊地區(qū);(2)暴力侵害的對象為校園里的人、事、物,包括教師、學生及其財產等,但以學生為主要目標;(3)校園暴力的結果是侵犯了他人人身權利、公私財產以及心理的傷害,并由此而此起的自殺、跳樓等;(4)校園暴力的發(fā)生往往極具突發(fā)性,雖然有些事件有預兆,但容易被有關部門和人員忽視。在這眾多的青少年學生犯罪群體中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他們成長的環(huán)境出現了各種各樣不正常的現象,他們也就承擔了本應不屬于他們承擔的責任,承擔并不代表著消化,當他們消化不了的時候,就出現了行為的越軌,導致違法犯罪的產生。在這些不正常的環(huán)境中,校園暴力就是其中很典型的一種。

      提到校園暴力,頭腦中出現了一幅幅可怕又殘忍的畫面。平日里表現的溫文爾雅、楚楚動人的那些被很多男生追求的淑女回到宿舍卻能因財務不明丟去懷疑自己身邊的同學從而大打出手,直到對方“認罪伏法”為止;校園中那些所謂的拉幫結派以大欺小身邊的同學;社會青年常常在放學路上劫錢施暴;女中學生被人強迫,這些都是發(fā)生在我們身邊的案件。可想而知,當青少年真正親身經歷過行為事件之后,他們受到巨大打擊,又會給他們以后的生活和前程帶去濃重的陰影和夢魘。在青少年學生心理不夠成熟的特殊時期,叛逆報復的心理會讓他們由被害人發(fā)展成為犯罪人,這樣的惡性循環(huán)使國家喪失了無數的資源。

      每一犯罪人的犯罪行為都帶有對現實的不滿和對社會的仇恨,而我們受教育的過程就是不斷社會文明程度的過程。社會教育告訴我們生活在社會中,我們要與周圍的人和諧相處,有著約束行為協(xié)調一切的行為規(guī)范[1]。社會文明程度不斷進步的過程和人所領悟的程度是不一樣的。這不是社會不公平的問題,性格差異導致的社會文明差別不應由個體去承擔。最大程度上的公平就是法律行為規(guī)范,就是要保障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社會進化就是要求那些少數人去適應大多數人,換句話說,在社會中一切以個人為中心的人都將付出代價!比如貧富差距是中國社會快速發(fā)展到轉型時期一種極不正常的現象,很多人鉆了法律、政策的空檔,許多中學生在市場經濟的浪潮沖擊下,思想心靈卻發(fā)生扭曲崇尚個人主義、金錢主義和極端個人主義;貪污腐化、權錢交易更是在一種不健全體制下表現出來的弊端,這種淺顯的常識本應是中學生接受科學文化知識增加社會實踐的教材,其實很多校園暴力的發(fā)生都是學生在心理調節(jié)上出現了問題,導致學習成績下滑,伴隨而來的就情緒低落、老師的反感、同學的排斥,就是這樣一步步走向深淵。

      二、校園暴力特點

      青少年學生是國家棟梁之材,正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是可塑性最強的時候。歸納起來,校園暴力主要有以下特點:

      1、 暴力成人化。經常出現的校園暴力,比較多是發(fā)生在中小學的未成年人當中,從以上事例可以看出當前中學生出現的成人化暴力日益突出。特別是近年來,校園暴力成人化趨勢不斷增加。[2]有組織暴力增多,尤其是團伙暴力比例直線上升。

      2、 暴力性增多。所有發(fā)生的校園暴力,都是屬于使用暴力搶奪財務行為。這表明校園暴力是以搶奪為主的暴力侵財行為,校園暴力呈現犯罪化逐步增多的趨勢。

      3、 暴力類型相對集中。青少年校園暴力主要集中針對人身和財產的暴力行為中。如我校05年秋季學期處理的絕大數青少年違犯紀律事例中,盜竊案件21件,所占比例最大;其次是故意傷害等校園暴力。從以上統(tǒng)計中可以看出,這些案件基本上都是針對人身和財產的校園暴力行為。

      4、 社會危害大。校園本應是個寧靜、純潔的地方,不斷發(fā)生的校園暴力,給人們心里留下了陰影。一是安全系數下降。學生、家長、社會對校園安全的擔憂,教書育人培養(yǎng)人才的環(huán)境遭到嚴重破壞;二是校園暴力呈現出成人化所帶來的負面效果,嚴重地影響青少年的健康成長,使青少年過早地向成人化發(fā)展轉變;三是改變人們對校園的認同,對校園能否培養(yǎng)造就人才產生了重大懷疑。有不少校園暴力的實施手段相當殘忍,社會危害性很大。

      三、校園暴力的主要原因

      (一)人的潛在本能――攻擊性是校園暴力的淵源。

      在校園暴力中,我們會發(fā)現產生校園暴力的主要原因之一是青少年的個體攻擊性很強。根據心理專家的研究,當一個人受到挫折時,容易引起情緒上的沖動和憤怒,因而產生對一定的對象報復和攻擊的行為。各種導致挫折感的動因,如受欺辱、遺棄、排擠、自卑等都容易引發(fā)攻擊性的行為。據2005年、2006年對我校中學生1689人的調查中發(fā)現,30%以上的中學生存在不同程度的攻擊?,F在的中學生絕大多數是獨生子女,由于家長的寵愛,極為容易染上心胸狹隘、自私、任性、事事以我為中心的毛病。所以在學校學習和日常生活中,一旦遇到沖突就會把這些不良的心理發(fā)泄出來,造成校園暴力。

      (二)家庭因素

      個體人格是否健康與家庭的教育密切關系。如果家庭成員文化素質低下、道德品質敗壞;父母的管教方法過嚴或者過于溺愛或者父母疏于管教;家庭氣氛緊張、不和諧,使孩子缺少關愛和安全感等情況都會對孩子的健全人格培養(yǎng)產生不利影響。尤其值得強調的是,父母本身的心理健康對孩子的成長也極其重要。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發(fā)現許多父母在社會經濟文化轉軌中自身產生的社會心理疾病,例如緊張、恐懼、冷漠或不安全感等,潛移默化地傳給了孩子,使他們在社會化的過程中也產生人格心理障礙,這也是校園暴力的原因之一。

      (三)學校因素

      長期以來,我國的學校教育一直偏重于應試教育。教師被沉重的教學任務以及升學率鎮(zhèn)壓,學生也被老師布置的作業(yè)或測試壓得喘不過氣來。師生之間長期處于一種緊張的關系中,很少有時間進行交流和溝通。一些學習上有困難的同學,由于他們學習不好,自然而然地被別人貼上“壞學生”或“差學生”的標簽符號,時常受到別人的歧視。在這種情景下,這些所謂“壞孩子”、“差學生”從內心經常會產生不平衡的感覺。他們認為,老師和同學這樣對待他們是不公平的,這樣做傷害了他們的自尊心,也影響了他們的進取心。隨著社會經濟的發(fā)展,人們已經逐步意識到依靠暴力方式教育孩子可能適得其反,教師對孩子的教育方式在改變,打罵體罰學生的行為逐漸變少。但在教育過程中,還是出現個別老師對部分學生采取暴力行為,即嚇唬、諷刺、侮辱、不理睬、疏遠、隔離等行為卻不容忽視的問題。教師個體暴力行為對孩子自尊心、人格尊嚴的傷害比直接暴力毆打所產生的傷害影則更大。輕微可以導致孩子厭學,嚴重可能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進而極易成為校園暴力的施暴者。

      我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第四條第二款明確規(guī)定:“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嚴?!庇行┙處熞蚰承W生成績不好或調皮而侮辱、挖苦諷刺學生,其實是侵犯了學生的人身權與人格尊嚴?!段闯赡耆吮Wo法》第五條規(guī)定:“國家保障未成年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合法權益不受侵犯。保護未成年人,是國家機關、武裝力量、政黨、社會團體、企業(yè)事業(yè)組織、城鄉(xiāng)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未成年人的監(jiān)護人和其他成年公民的共同責任。對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的行為,任何組織和個人都有權予以勸阻、制止或者向有關部門提出檢舉或者控告。國家、社會、學校和家庭應教育和幫助未成年人運用法律手段,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薄督處煼ā吩诮處煈男械牧x務中規(guī)定,應關心、愛護全體學生,尊重學生人格,促進學生在品德、智力、體質等方面全面發(fā)展;制止有害于學生的行為或者其他侵犯學生合法權益的行為,批評和抵制有害于學生健康成長的現象??梢?孩子的人格尊嚴是受法律保護的。

      教師體罰學生的行為,會傷害學生的自尊心、自信心,挫傷其學習的積極性,嚴重侵犯了學生的合法權益。由此,其行為不僅受道德譴責,還應受法律制約。所以從行動上自覺不自覺地站到老師和同學的對立面,尤其在老師對他們進行批評時,行動上容易出現攻擊性。校園里師生間的暴力行為的發(fā)生,即學生打老師的情節(jié)大多發(fā)生在學習好的與老師之間。此外,個別素質低下的老師對待學生不是以身作則,而是以打罵、諷刺、挖苦或體罰的形式替代教育,致使某些學生身心受到嚴重的傷害。在這種情形下,由于老師的打罵,極易引起學生的反擊,校園暴力的發(fā)生也就在所難免了。

      (四)社會因素

      青少年學生生活在社會轉軌的變化時期,市場經濟帶來的思想意識形態(tài)的變化,也使他們受到很多負面的影響。例如,越來越多的游戲場所,歌廳、舞廳和游戲機室影響著青少年的學習生活。有的學生為了滿足玩游戲機的愿望,不顧一切地勒索低年級學生的錢財,如果得不到錢,就實施暴力行為。另外,帶有暴力傾向的影視作品、書刊對青少年暴力行為的形成影響很大。

      關于校園暴力的問題體現了我們法律的弊端:目前還沒有一部關于保障校園安全的法律規(guī)范。對于一般性違法行為,嚴重危害社會治安,危害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但我們的法律對這種“小錯不斷、大錯不犯、累死公安、愁死法院”的案件就顯得很難有效管理。這也在警示我們的立法者看似縝密的法條背后有多少理論的漏洞,看似公證的判決卻永遠做不到主客觀真正的統(tǒng)一,對小錯案件打擊不夠難以制止;對大錯案件一棍子打死缺少理性全面的分析,再加上司法腐敗的存在,整個社會處在變卻不穩(wěn)的狀態(tài),這就會導致一系列的社會問題!

      面對愈演烈的校園暴力,在分析成因的同時還必須去考慮怎么解決,這是我們?yōu)榕囵B(yǎng)國家人才建設所必須面對的一個問題,也是解決實際問題的關鍵,更是我們研究校園暴力的最重要的意義。通過對校園暴力現象誘因的分析和探討,我們應認真地從下述幾方面思考如何來避免和減少校園暴力事件發(fā)生,真正地還給孩子一個安靜而健康的學習環(huán)境。

      四、應對校園暴力的法律處理機制

      (1)加強學校教育和管理,加強青少年學生的心理知識教育和心理技能訓練,提高其心理的容納性和承受力。加強師德、師能及教師隊伍的法律觀念建設,提高教師素質。校園暴力經常發(fā)生的校園里,加強校園的教育管理顯得尤其重要。首先應當創(chuàng)立一個優(yōu)良的學習環(huán)境,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針對造成校園暴力的管理機制中出現的漏洞,應補充一些新的學校規(guī)章。在制定規(guī)定時,應是非獎懲分清,內容合理,應體現“以人為本”的精神,使同學們清楚地意識到,這是做一個人最基本的準則,而且這些規(guī)定只要對自己的言行稍加注意就可做到。其次,在日常的教育中,除了進行必要的文化知識、法律知識教育外,還要加強對學生的思想道德健康教育,使學生能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教育學生在遇到挫折或是打擊時,學會容忍和謙讓,學會勇敢地面對現實,克服由于挫折等其它可能因素而引發(fā)校園暴力的內在沖動行為。根據犯罪社會學的理論,青少年暴力行為是在社會中學習得來。青少年好學習,也好模仿,如果我們能保持校園和周邊環(huán)境的安全,就會減少學生模仿學習暴力行為的機會,這是預防和控制校園暴力的有效途徑。

      (2)不斷地強化家庭的教育職能。當今中國社會,已進入獨生子女家庭時代。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的心理和生理上的健康,直接影響著孩子的心理和生理的發(fā)展。所以,要號召、鼓勵父母學習一些心理學和生物學方面的知識,使他們懂得父母的健康心理對孩子社會化進程的重要性,預防父母不健康的心理傳染孩子。父母要懂得青少年青春期發(fā)育的規(guī)律,對孩子發(fā)育過程中出現的一些生理、心理現象要及時給予正確引導,以免孩子出現一些反?,F象。此外還要教授父母學習有關的青少年法律。通過學習,一方面,父母能依法認真地履行法律賦予其監(jiān)護人的職責,保護孩子在家庭中的合法權益。另一方面,當孩子遇到不法侵害時,父母能教育孩子運用法律,免遭受到不法侵害。還應注意的是,父母應盡力為孩子創(chuàng)造一個安寧、和諧和溫暖的家庭環(huán)境,尤其是在孩子面前不能動武力,盡量避免家庭暴力行為的發(fā)生,防止家庭暴力轉化為校園暴力的實施者。

      (3)提供一個健康、良好的社會環(huán)境,加強教育環(huán)境建設,為學生創(chuàng)造健康氛圍。為了營造一個健康、良好的社會環(huán)境,要建立健全社會防范機制。社區(qū)的預防和控制機制應充分發(fā)揮公、檢、法、司等部門的有機結合與統(tǒng)一協(xié)調,從預防犯罪和控制犯罪角度出發(fā),關注困難群眾,特別是他們的子女。另外,對那些生活在離異、單親或貧困家庭的孩子要給予特別關愛、指導和援助,防止他們走上違法犯罪道路。還要建立一套有效的社會監(jiān)督機制,對社區(qū)里的學校、商場、各種娛樂場所、游戲廳等經常進行檢查和監(jiān)督,確保社區(qū)環(huán)境的健康。

      (4)加強立法,不斷完善校園暴力的法律處理機制。從不斷的司法實踐中完善立法理論,用以指導實踐、解決問題。在理論與實踐的不斷發(fā)展中促進我國關于校園安全法律的進程。減少校園暴力行為的發(fā)生,作為受害者和實施者應當以正確的途徑加以解決。作為校園暴力的施加者,真的希望能夠三思而后行。因為在這個講究誠實信用的時代,我們要為自己的行為承擔一切。當一個人用死亡也承擔不起自己的行為的時候就會危害到自己最牽掛的家人。但愿一個有責任感的社會人不要在不應該的領域承擔自己行為的責任。

      (5)加強學校、家庭和社區(qū)之間的聯(lián)系,共同構建良好的教育環(huán)境。種種校園暴力的發(fā)生雖然主要由于學校和社會管理的失誤,但管理上之所以失誤很大程度與缺乏有效的監(jiān)督系統(tǒng)有關,比如:有些家長雖然不滿于老師的體罰,但又害怕提出來,反而使孩子吃更大的虧,所以多半是敢怨不敢言,對學校管理上的失誤也是得過且過;還有些家長在孩子受到不法之徒侵害的時候表現了極大的怯懦,與其達成妥協(xié)條件,以求一時之安寧。以上種做法歸其原因在于大多數家長擔心自己單槍匹馬與之對抗反遭報復。這一不正常的心態(tài)與校園暴力形成了惡性循環(huán)。

      校園暴力就是一般違法行為。根據我國《未成年人保護法》及《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有關規(guī)定,在校的中學生屬于未滿18周歲的公民,對于他們個體的不法行為,可以從輕處理或免于處罰。一般違法行為與犯罪之間并沒有不可逾越的鴻溝,有一般違法行的公民,如果不及時糾正,有可能發(fā)展成嚴重犯罪行為。因此,青少年學生要防微杜漸,不斷從小加強道德修養(yǎng),樹立法律意識,增強法制觀念,自覺遵紀守法,把自己培養(yǎng)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注釋)

      [1]魏平雄等,犯罪學教程[M]。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8年版第185頁

      [2]蔣小燕,試分析新時期青少年違法犯罪的特點及其防范措施[M],培訓與研究[M]。湖北教育學院學報,1998,4第1頁-第16頁。

      [參考文獻]

      [1]汪宇峰,校園暴力成因分析及教育對策[M]。當然青年研究,1999。

      [2]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保護法[M]。1992,1,1起施行。

      [3]張旺,美國校園暴力:現狀、成因及措施,青年研究。2002

      [4]朱永祥,認知的內隱理論及其分析方法,心理發(fā)展與教育。1991

      [5]吳鋒,青少年犯罪與心理教育[M]2004,6,18

      [6]翟宗悌,青少年團體治療[M]。華東理工大學出版社第218期。

      [7]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M]第14條至56條。

      [8]吳鵬森,犯罪社會學[M],中國審計出版社,中國社會出版社,2001。

      校園暴力出現的原因范文第2篇

      【關鍵詞】中職學生;校園暴力;現狀

      在我國,校園暴力近年來有不斷升級的勢頭,不僅危害到學生的身心健康,而且在學校、家庭和社會中造成了極為惡劣的影響,成為越來越重要的公共衛(wèi)生問題。隨著我國職業(yè)教育工作的不斷推進,發(fā)生在中等職業(yè)學校的暴力事件甚至違法犯罪現象屢屢見諸網絡和新聞媒體,不斷刺激著國人敏感的神經。據有關方面統(tǒng)計,中等職業(yè)學校存在著更為嚴重的校園暴力,校園暴力一半左右都發(fā)生在中等職業(yè)院校。[1]為了了解中職學校校園暴力的現狀,筆者對江西護理職業(yè)技術學院部分中職學生進行了抽樣調查,現將相關情況報告如下。

      1 調查對象、內容與方法

      1.1 對象

      以江西護理職業(yè)技術學院一年級、二年級在校中職學生為研究對象。采用分層隨機抽樣的方法,選取該校七個專業(yè)十二個班級的同學進行調查。

      1.2 內容

      內容包括基本情況(性別、年齡、年級、民族、家庭情況等)和過去一年來校園暴力(包括實施和遭受暴力)的發(fā)生情況(發(fā)生與否、次數、暴力類型、處理方式、影響及原因分析等)兩個部分。調查前對調查員進行培訓,統(tǒng)一調查方法。調查對象在調查員的指導下,認真自行填寫問卷,問卷經調查員審核后統(tǒng)一回收。

      1.3 方法

      利用專家咨詢法確定出衡量中職校園暴力行為的各個項目,然后利用問卷調查和訪談法來收集數據資料。

      2 結果

      2.1 基本情況

      共發(fā)放問卷390份,剔除不合格問卷19份,最后獲得有效資料371份,有效率為 95.1%。其中男生113名,占總人數的30.5%,女生258名,占總人數的69.5%;一年級人數為203人,占總人數的54.7%,二年級人數為168人,占總人數的45.3%;年齡最小14歲,最大21歲,平均年齡(16.8±1.72)歲。

      2.2 暴力行為的檢出情況

      過去一年371人中實施暴力行為者32人,總發(fā)生率為8.63%,其中男生21人,發(fā)生率為18.58%,女生11人,發(fā)生率為4.26%,男生高于女生。一年級學生21人,發(fā)生率為10.3%,二年級學生11人,發(fā)生率為6.55%,一年級發(fā)生率高于二年級。通過對學校學生管理部門進行實地調查,過去一年因暴力行為受到處分的中職男生為18人,中職女生為28人,女生多于男生(該校女生在全校學生中所占比例較大)。

      2.3 學生施暴行為分析 見表1

      按照學者們的分類,校園暴力行為可以分為軟暴力和硬暴力兩種。軟暴力主要包括起侮辱性的綽號、孤立、排擠某人、謾罵他人、威脅和恐嚇同學等;硬暴力主要包括拳打腳踢、使用棍棒、刀具等兇器、在校內或校外找?guī)褪謿颉俺鹑恕钡?。[2]筆者對暴力行為進行歸納總結后,對比較常見的暴力形式進行了數據分析:

      由表1可知,自我承認在過去一年中實施的暴力行為依次是孤立排擠他人(27.21%)、起綽號(18.56%)、謾罵他人(15.45%)、打架(12.05%)、自傷自殘(10.25%)、威脅恐嚇他人(8.24%)、性騷擾(8.23%)、隨意拿他人財物(8.03%)、找?guī)褪帧皥蟪稹保?.35%)、勒索財物(4.27%)、攜帶兇器(3.22%)。上述數據和其他學者調查的有不一致的地方,可能和調查的對象以女生居多有關。[3][4]

      2.4 校園暴力的發(fā)生頻率 見表2

      校園暴力的發(fā)生頻率和嚴重程度是衡量中等職業(yè)學校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標。在本次調查中,項目組總結了七種校園中經常會出現的暴力行為,將這些行為的頻率設定為“從沒有”、不到三次定為“偶爾”,三次以上定為“經?!?,統(tǒng)計結果如下:

      從表2可以看出,過去的一年中,有85.82%的學生在校遇到過公共設施被故意破壞的事件,有31.29%的學生經常故意破壞校園公共設施;有51.5%的學生遇到過校外人員來校惹事生非,有20.23%的學生經常被校外人員騷擾;有39.49%的學生在學校被勒索過,有24.31%的學生經常被他人勒索;有34.42%的學生在校期間遭遇過被打的事件,有7.31%的學生經常隨意被打;有29.95%的學生在校遭遇過體罰,有9.5%的學生經常被體罰;有29.65%的學生被性騷擾過,有10.64%的學生經常被性騷擾;2.5%的教師被報復過,沒有教師經常遭到報復。

      2.5 受暴后的救助方式 見表3

      由表3可知,不同性別學生遭受暴力后的救助方式不同,男生中37.5%求助校方,28.9%召集朋友幫自己報仇,15.1%求助家長,12.5%自認倒霉;而女生中40.91%求助校方,35.2%求助家長,20.3%自認倒霉,17.6%召集朋友幫自己報仇。

      2.6 校園暴力原因 見表4

      校園暴力產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次調查中主要列出了8項原因,統(tǒng)計結果如下:

      由表4可知,學生對上述校園暴力產生原因認同率都比較高,其中“個人原因”占68.7%,“學校對違規(guī)學生的處罰較輕”占67.17%”,“不良同伴的影響”占65.72%、“家庭教育的影響”占64.82,“學校德育的缺失”占53.68%,其次是網絡影視媒體的影響、家庭影響和社會不良風氣的影響。

      3 討論

      本次調查顯示江西護理職業(yè)技術學院中職學生校園暴力行為的總發(fā)生率為8.75%,高于同一年齡段的高中生,[5]也高于大專生和大學生,[6][7] 校園暴力防控形勢比較嚴峻。一般來講,校園暴力事件中,男生比例高于女生,但是我們注意到女生校園暴力頻發(fā)已成為校園暴力的新表征。女生暴力事件除具備一般校園暴力的特征之外,還有其獨特之處,比如群體性、性等特征,[8]對被害人的危害也更嚴重,所以我們要對女生校園暴力給予足夠的重視。

      在過去一年中,同學們接觸或親自實施的暴力行為依次是孤立排擠他人、起綽號、謾罵他人、性騷擾、自傷自殘、威脅恐嚇他人、打架、隨意拿他人財物、找?guī)褪帧皥蟪稹?、勒索財物、攜帶兇器。這說明中職同學對暴力已經有一定的辨識和控制能力,比如首先選擇排擠、孤立等冷暴力,只有在矛盾積累到一定階段或在突發(fā)事件中才會使用硬暴力,所以我們完全可以結合學生生理、心理特點,關口前移,采取針對性的預防和干預措施。另外,攜帶兇器雖然不是直接導致暴力事件的原因,但是由于中職學生生理、心理不成熟,容易沖動,做事不計后果,在暴力事件中一旦使用,后果都比較嚴重,去年該校就有2起因為使用了攜帶的兇器導致嚴重后果的事件。

      調查表明,七種主要類型的校園暴力發(fā)生頻率各不相同,故意破壞公共設施、勒索他人、校外人員到校生事的事件發(fā)生比較頻繁,經常發(fā)生的頻率都在20%以上。性騷擾、體罰學生和隨意被打次之,報復老師的事件最少。經訪談學校的學生管理人員,對公共設施的破壞主要集中在宿舍門窗、教學樓的衛(wèi)生間、安全指示燈等硬件上,此類問題發(fā)現晚、取證難、調查難,最后往也是由學校承擔損失;勒索他人主要涉及煙酒、飯和錢;校外人員到校生事主要是幫人打架或談戀愛的居多,此類事件一旦發(fā)生,后果都比較嚴重,處理起來也比較棘手,去年一年該校由當地公安機關處理的此類事件就有3起。

      遭受校園暴力后,求助學校解決是男女生首先選擇的第一處理方式,而女生其次更傾向于向家長求助,男生比較傾向于求助朋友。這主要是因為男生好面子,覺得自己的事情能自己解決,求助家長是一種沒有能力的表現,俗稱“江湖事,江湖了”。因此,如何正確引導學生使用正確的救濟方式至關重要。

      在原因方面,大多數同學都能夠認識到校園暴力既有個人原因,也有家庭和社會的原因,其中對個人原因的認同率最高,學校對學生的處罰次之。這與走訪過程中很多學生都要求學校加大對施暴學生的懲處力度相一致,說明學生對于校園暴力這種行為也是很反對,迫切需要學校采取措施。

      綜上,中職學校校園暴力形勢嚴峻,中職學生在施暴的方式、頻率和救助方式等方面具有特殊性,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只有認真分析校園暴力的現狀、特點、原因,才能在教育實踐中有效地采取防控措施。

      參考文獻:

      [1] 宋雁慧.初中校園暴力及其防治體系「D].北京師范大學碩士論文,2005年.

      [2] 朱作鑫.校園暴力之概念、現狀及其防治對策[J].廣西青年干部學院學報,2005(5).

      [3][6] 龐淑蘭,劉瑞庚等.唐山市某職業(yè)高中校園暴力的流行病學調查與分析[J].中華疾病控制雜志,2010(10):14.

      [4] 王培席,王綿珍等.大學校園暴力發(fā)生情況及危險因素分析[J].中華流行病學雜志,2005(9):12.

      [5] 荊春霞,王聲等.廣州市中學校園暴力發(fā)生情況及原因分析[J].中國學校衛(wèi)生,2005(1):26.

      [7] 王暢等.廣州市大學生校園暴力發(fā)生情況與危險因素[J].中華疾病控制雜志,2011(9):45.

      校園暴力出現的原因范文第3篇

      拒絕校園欺凌倡議書一致廣大師生家長及全社會:

      近年來,校園暴力已經變成一個嚴重的社會問題,全國各地從小學到中學乃至大學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校園暴力事件,并且呈蔓延之勢,甚至致人死亡等惡性案例有增無減。這些事件給青少年的生理及精神造成了巨大的傷害,有些校園暴力的行為手段之殘忍及事件發(fā)生時旁人之冷漠,讓我們深感痛心和憤慨!拒絕校園暴力,迫在眉睫!

      青鋒俠本著強烈的社會責任及正義感。在此,向廣大師生、家長和全社會發(fā)出倡議和呼吁!

      1、倡議每年的五四青年節(jié)同時作為我們的反校園暴力日,讓全社會警醒,關愛青少年。讓每一位在校師生,從自我做起,堅定勇敢的向校園暴力說不。

      2、我們抵制和堅決反對一切校園暴力行為。全體師生及家長請放下冷漠、伸出你的雙手,用力所能及的力量共同參與反校園暴力活動,守護好每一位同學健康成長的道路。

      3、對于曾經歷過或經常飽受欺凌的同學們,請勇于參與到我們的反校園暴力活動中來,一起批判并借助社會和法律的力量來懲治校園暴力行為,學會運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

      4、還在欺凌學生的校霸及老師們,請收起你們的巴掌、收回你們的謾罵!你們將來也有自己的孩子,當你的孩子遇到校園暴力的時候,又做何感想!不如立即停止一切校園暴力行為,負責任的為下一代的健康成長傾注我們的愛,共同維護好青少年的成長環(huán)境。

      5、校園的管理者們,請立即做出行動!長期忽視,掩蓋問題并不能解決校園暴力,請加強學校管理、構建校園安全,同時加強校園文化建設。教育和引導青少年樹立正確道德觀和法治觀念。安全的校園、文明的校風需要校方有力的監(jiān)管和行動!

      6、倡議全社會共同關注校園暴力。希望國家有關部門盡快推進設立反校園暴力相關法律法規(guī),加強依法懲治,讓肆意施暴者受到相應的處罰。讓身處欺凌環(huán)境的孩子知道他們如何尋求幫助和庇護!

      也許你我身邊還沒有發(fā)生惡劣的校園暴力事件,但是誰能保證這種惡劣的趨勢會不會蔓延到我們自己身上?因此需要全社會積極行動參與到反對校園暴力、拒絕社會冷漠的行動中,防范于未然。

      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是民族的希望。維護青少年的合法權益,為青少年的健康成長提供一份沃土,撐起一片藍天,是社會的責任,也是我們共同的職責。

      倡議人:

      時間:

      拒絕校園欺凌倡議書二親愛的同學們:

      我們是祖國的未來,是民族的希望,是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yè)的建設者和接班人,我們肩負著重大的責任。但是,由于受社會不良風氣的影響,加之缺少相應的法律常識,在全國甚至我市個別學校出現了校園暴力活動,嚴重影響了我們的正常學習生活,危害了我們的身心健康。為此,學校大隊部發(fā)出如下倡議:

      一、要勇于拒絕校園暴力。

      在受到校園暴力侵害時要勇于向學校、老師和家長報告。對高年級學生和校外青年共同實施的暴力活動和收取“保護費”等各種校園非法活動要勇敢揭發(fā)。

      二、要加強法律知識學習。

      積極閱讀法律書籍,增強法律意識,從小養(yǎng)成良好的法制觀念,學會運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

      三、要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不沾染黃、賭、毒等惡習,不進酒吧、卡拉OK、歌舞廳、電子游戲廳、網吧等未成年人不宜進入的場所。

      四、要拒絕與校外不良青年交往。

      對校外不良青年的引誘要堅決拒絕,在受到威脅、恐嚇時及時向學校、老師、家長報告。

      五、要增強友愛互助意識。

      積極團結同學,熱情幫助同學,增強應對困難、對抗邪惡的勇氣,形成抵制校園暴力的合力。

      六、要認識自身不足。

      當你和同學鬧矛盾時,不要沖動,不要急躁,一定要靜下心想想原因,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勇于向別人承認錯誤并改正它?!巴艘徊胶i熖炜铡?,人人都要有一顆包容的心,避免矛盾的激化。

      七、要積極與家長、老師交流溝通。

      在家長、老師的健康引導下,提高防范校園暴力的意識,增強抵制校園暴力的能力。

      八、要樹立進取、向上的人生觀。

      加強科學文化知識學習,培養(yǎng)良好的興趣、愛好,磨煉意志,陶冶情操,立志做新時期的有用青年。

      倡議人:

      時間:

      拒絕校園欺凌倡議書三校園暴力已經變成一個嚴重的社會問題,拒絕校園暴力迫在眉睫。春天,社會各界向各大中小學、師生、家長發(fā)出倡議和呼吁:

      1、校園小霸王們,請停止你們的暴力行為!請停止威脅恐嚇等語音攻擊和拳打腳踢等暴力行為,暴力并不能贏得尊重!校園暴力,害人害己!若想贏得同學們的敬佩,不如從小霸王變成小學霸!

      2、漠視校園暴力的同學們,請放下冷漠,用力所能及的力量,保護他人就是保護自己!冷漠圍觀、消極觀望并不能自保:忍氣吞聲、縮首躲避也不是長久之計。向校園暴力說不,需要智慧和勇氣。請對身邊的校園暴力受害者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施以援助之手。祖國的未來需要你們從小學會擔當。

      3、還在欺凌其他學生的小霸王,請收起你的巴掌、收回你的謾罵!冷嘲熱諷、侮辱人格并不能彰顯自己的實力:強行索要他人財物、任意毆打他人,肆無忌憚的欺凌同學遲早會得到應有的懲罰。若想得到同學們的擁護和信任,就要獻出真情、幫助身邊的同學。

      4、校方管理者們,請立即做出行動!長期忽視、掩蓋問題并不能解決校園暴力。請加強學校管理,構建校園安全網絡,同時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安全的校園,文明的校風,需要校方有力的監(jiān)管和行動!

      5、與校園暴力息息相關的家長老師們,請不要縱容溺愛!太多校園施暴者都是從家長寵愛中滋生源頭??v容溺愛不是愛,面對校園暴力,也不要錯誤引導孩子消極自?;蛞员┲票:⒆拥摹坝兴^有所不為”,需要你們首當其責。

      6、呼吁全社會共同關注校園暴力。希望國家有關部門盡快推進設立反對校園暴力相關法律法規(guī),加強依法懲治,讓肆意施暴者受到相應的處罰,讓身處七零環(huán)境的孩子知道他們可以有所求助,有所庇護。

      校園暴力出現的原因范文第4篇

      女生校園暴力行為常表現為一群女生(加害者)對某一個或某幾個女生(受害者通常是一個)的虐待、折磨和,其時間少則一兩個小時,多則通宵達旦,手段更是花樣繁多,從謾罵到毆打再到性,無所不有,給受害者的身體和心理都造成難以治愈的傷害和痛苦。這些暴力行為的性質都已經觸犯了刑法,而且這種犯罪性質的少女校園暴力行為近年一直呈現增長態(tài)勢。

      校園女生暴力事件層出不窮

      據調查發(fā)現,少女暴力犯罪在數量上呈直線上升趨勢。她們實施暴力的手段比起男孩子有時甚至是有過之而無不及。在校園暴力案件中,施暴者與被害人多為同學、鄰居關系,以女性為受害者的案件占全部案件的60%,犯罪地點多集中在學校的宿舍、校園隱蔽地區(qū)和上學放學的路上等。

      人們一般認為,實施這種暴力行為的女生應是所謂的“差生”和“不良少女”,然而大量案例表明,優(yōu)等生也加入了施暴者的行列,而且施暴手段之殘忍不在前者之下,并且,施暴女生有低齡化的趨勢。據相關研究者的統(tǒng)計,最小的女生僅為9歲。職業(yè)技術學校、藝術學校等住宿制學校是此類事件的多發(fā)地。

      女生的這種校園暴力行為與一般的打架斗毆、勒索錢財或男生間的暴力沖突等校園暴力相比,有其獨特之處。首先,女生的校園暴力行為往往是群體行為,表現為一群女生對一個女生施暴,加害者在數量上比受害者多得多,處于絕對的強勢地位,或由其輪流對受害者進行攻擊,或雖然只有少數幾人或一人攻擊,但群體中的其他人均保持冷漠的袖手旁觀態(tài)度,放任或容忍對受害人的攻擊。

      調查顯示,女生的暴力多發(fā)生在寄宿制學校。女生暴力行為多帶有游戲性質,表現為雖然手段多樣,方式殘酷,但仍擺脫不了游戲型攻擊的影子。對受害者的攻擊并無功利目的,只是內心某種不良情緒的發(fā)泄。同時,將攻擊他人作為一種娛樂方式,從受害者求情、告饒、痛苦和掙扎中獲得心理上的滿足。女生校園暴力行為中經常出現迫使受害者、強迫受害者做猥褻動作、拍攝記錄受害者遭受的過程并加以傳播等現象,給受害者造成嚴重的身心傷害。

      “粉拳”為何成“鐵拳”

      1 暴力文化為催化劑

      暴力文化是女生校園暴力行為發(fā)生的一個重要影響因素。電視、電影、動漫和網絡世界傳遞的“有仇必報”、“暴力至上”等觀念,以及部分家長“不要示弱、不要吃虧”的過激教育,使得青少年無論男女一有機會便在現實生活中大打出手。在當前的女生校園暴力事件中,往往伴隨著為數不少的旁觀者,他們或袖手旁觀,或起哄助威,甚至還冷靜拍攝予以解說。這些現象表明,當前的青少年已經開始接受弱肉強食的暴力邏輯,潛意識中已經開始以強者的角度去思考問題,而無視弱者受欺侮時的感受。

      現如今,暴力文化的傳播已經不限于傳統(tǒng)媒介了。隨著互聯(lián)網的出現,各種網絡暴力視頻、圖片、游戲等拓展了暴力文化對青少年影響的廣度與深度。暴力文化中的主角也不再僅限于男性,各種視頻、音像、游戲等都開始宣揚女性暴力,塑造出一大批威風凜凜的“大姐大”、冷酷無情的女殺手、歇斯底里的野蠻女友等形象。這些形象儼然已經成為許多少女心中的偶像和某些不良少女競相模仿的對象,受這些人物的影響,女孩子們也把使用暴力作為了解決問題的最終手段。

      2 缺失的性別教育

      有專家認為,女生暴力事件增多和近年來愈演愈烈的獨生子女“中性化”有關。身為女孩子,卻想象男性那樣變成強勢,于是模仿男性那樣抽煙、爆粗口甚至打人,這折射出青少年群體價值觀的變化。

      女生中性化的出現,主要是受娛樂界、媒體界的影響所致。青少年追求個性以及盲目從眾的心理特質,導致了她們的追星行為。但事實表明,青少年模仿的往往是明星或異性的服飾、裝扮、發(fā)型、行為舉止等外在表現,即一些表面化的內容,但卻可能忽視了學習明星或異性的內在優(yōu)秀品質以及適應社會的人格特征,忽視人格的完善,誤讀了中性化的意義,導致性別模糊。如女生理寸頭、穿男裝,說話大聲吼叫,完全失去了女人的溫柔淑女形象,這樣的情況在校園里已經不是少數現象。

      由于青春期女生的性別認同常常出現模糊所致。從幼兒園開始,女生就常常擔任班干部等職務,比較強勢,進入青春期后,她們潛意識里拒絕承認相對弱勢的女性角色,于是出現了“姐妹黨”,講義氣論姐們,但遺憾的是這種“義結金蘭”多沒用在正能量上,常常是“粉拳”變“鐵拳”了。

      從這里折射出我國中小學生性別角色教育的缺失。

      3 忽視的心理問題

      女生校園暴力還有著深刻的心理根源。犯罪心理學的研究指出,校園暴力的加害者常屬于低自我控制者,具有沖動性格和暴力傾向,學生被害人常屬于低自尊和低成就感者。具有病態(tài)人格特質的學生,因為不具有罪惡感,缺乏良好的人際關系,以自我為中心,缺乏愛和被愛的能力,無社會適應人格,其行為經常與社會規(guī)范相抵觸,常常被本能的欲念所驅使,導致發(fā)生暴力或其他違法犯罪行為。

      女生校園暴力事件,大多是出于嫉妒、報復的心理,其中,所謂的“情感糾紛”更易引發(fā)暴力事件。而學校和家庭也從來沒有告訴過她們產生嫉妒和報復心理的原因是什么,應該怎樣認識自己與別人的差異,怎樣處理心理上的不平衡感。女生群體暴力行為正是這種長久以來積累的嫉妒心理無法疏導而爆發(fā)的結果。加害者施加于受害者的暴力行為不過是為了平復加害者因嫉妒產生的不平衡心理,而群體性的暴力手段則更能滿足加害者的這種看到受害人被輪流折磨而倍感痛苦所獲得的“補償性”的心態(tài)。

      4 缺乏“愛”的教育

      相關研究發(fā)現,具有校園暴力行為的學生家庭具有這樣一些特征:形式上或實質上的家庭破碎,家庭不和諧,家庭的經濟水平低于一般家庭,父母染有惡習或者犯罪行為,等等。據某少管所調查統(tǒng)計,在210名少年犯中,因各種原因造成家庭不健全導致無人管教或心理變態(tài)的有87人,占41.7%??梢?,女生校園暴力行為的出現與家庭關愛的缺乏、父母不良習性的影響有著較大的關聯(lián)。

      當前社會環(huán)境的一個不良傾向是人文關懷越來越少,不尊重也不關愛作為個體的人,自私自利泛濫,功利主義盛行,這些反映在教育上,就是以應試教育為核心的教育模式。課程圍繞升學考試設計,缺少人文教育和人性教育,忽略道德和法制的教化;老師和家長只看重孩子的考試成績,只以成績優(yōu)劣來判斷孩子的好壞,漠視他們的情感和身心健康發(fā)展的需要,久而久之,孩子被同化或者說被訓練成只對學業(yè)滿腔熱忱,而對道德素養(yǎng)、情感需求和付出都極其冷漠的人。

      校園暴力出現的原因范文第5篇

      關鍵詞:校園暴力;家庭因素;學校因素

      2008年10月上海市南匯區(qū)上海托普信息技術職業(yè)學院發(fā)生一起罕見的學校暴力事件;2013年5月15日報道安徽潛山一校長12年9女童……本應純潔的校園不再是一方凈土。這一問題引發(fā)了全球關注,如何讓一個花季少年遠離暴力成為一個讓教育者、家長和社會無法輕松的話題。

      一、校園暴力的方式

      根據行為方式的不同,可以將校園暴力簡單地分為以下5類:

      1.同學之間的打架、斗毆;

      2.社會青年敲詐、勒索、毆打在校學生;

      3.教師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侮辱學生的人格尊嚴;

      4.學生辱罵教師甚至毆打教師;

      5.教師及校內管理人員對女學生的害。

      二、校園暴力的成因分析

      1.家庭因素

      (1)家長對孩子的過分溺愛

      隨著獨生子女的出現,長輩把對孩子的愛織成一張厚重的網,在家庭王國里,孩子儼然成了國王,是可以左右家庭的最高權威。專家形象的把它稱為“6+1綜合癥”,從而導致獨生子女被過分溺愛,使其自控能力差,容易情緒激動。

      (2)家長的教育方式陳舊

      家長只看中成績,不注重學生內心的成長,很少與其溝通,小孩過早接觸網絡,網絡在帶給孩子信息的同時,也讓孩子們接觸到打斗、槍戰(zhàn)、爆炸等暴力場面,讓小孩誤以為這些暴力場面是合理的,進而在現實生活中進行模仿。

      2.學生自身因素

      (1)學生尤其是未成年學生群體力量弱小

      未成年人沒有足夠的抵抗能力,使他們成為暴力行為的首選目標。因為同成年人相比,他們明顯處于劣勢,沒有足夠的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

      (2)學生的思想不成熟,遇事驚慌,這給施暴者有可乘之機

      現在的學生大多是獨生子女,他們是在父母的關心和呵護下成長起來的一代,獨立性差。據調查,職校生在遇到敲詐、勒索時,僅有4%的學生會向家長或老師反映,助長了施暴者的氣焰。

      (3)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水平在下降

      研究發(fā)現,最近20年來,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水平呈下降趨勢。由于青少年處于人生的十字路口,身心不成熟,很容易用暴力解決問題,具有明顯的模仿性。

      3.學校因素

      教師在處理校園暴力時態(tài)度曖昧、遲疑不決或游移不定,是助長校園暴力行為的重要因素。實際上一個治理有方的學校、一個擁有健康校園文化的學校發(fā)生學生暴力行為的可能性是很小的。

      4.社會因素

      (1)社會暴力文化的影響

      近年來,社會暴力文化的泛濫顯然是引發(fā)青少年實施校園暴力的一個主要因素。相對于書本的說教,游戲和影視等以其鮮明生動的形象特征,在更寬廣的思想空間上影響甚至左右了青少年的道德判斷。很多電視節(jié)目不但宣揚哥們義氣,而且有過多的打斗場面,刺激了青少年爭強好勝、動輒暴力的心理。

      (2)法律制度不健全是校園暴力產生的又一原因

      侵害弱者是人類的天性,而社會道德的演化和法律的完善會制約、弱化這種以強凌弱的人類天性,使人類得以逐漸創(chuàng)造一個和諧、平等的社會,但我國的法律制度不健全,法律的權威沒有體現。實施侵害的青少年和受到傷害的學生對法律觀念和基本的法律知識還缺乏了解,這給施暴者有可乘之機。

      三、如何預防校園暴力

      1.全力實施家長培訓制,培養(yǎng)健康科學的教育方法

      家庭因素對孩子世界觀的形成和發(fā)展是至關重要的。作為孩子的“第一任教師”,父母的言行無疑是最具直觀性和感召性的“教材”。要創(chuàng)設未成年人成長的最佳空間,就必須切實做好年輕家長的教育培養(yǎng)。

      2.傾力打造書香校園,用傳統(tǒng)文化的精華滋養(yǎng)青少年的心靈

      學校應該以育人為首要任務,但長期以來的“應試教育”,使分數成為判斷學生的唯一標準。要消除校園暴力,就必須讓學生能更多地接受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滋養(yǎng)。學校要切實針對青少年的喜好和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來制訂科學合理的學習內容,打造書香校園,要讓所有的學生既養(yǎng)成理性思辨的能力,又能分辨真、善、美。

      3.強化社會治安,落實違法必究原則,形成強有力的法律威懾

      從根本上說,青少年對法律存在畏懼心理。要防范校園暴力,就必須強化社會治安,要讓每個青少年都知曉哪些行為屬于違法犯罪,更要讓他們知道違法犯罪后必定受到法律的制裁。強有力的法律威懾,可以消除一些暴力事件。

      4.逐步推行人文教育,關注人的終身發(fā)展

      沒有哪個孩子生來就注定要成為問題少年。形成偏差的主要原因,除了家庭因素外,更是由于學校教育中片面強調學業(yè)成績而帶來的冷漠、歧視等因素。要消除校園江湖現象,鏟除校園暴力行為,就必須在辦學理念上端正“關注學生終身發(fā)展”的目標。

      5.開展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營造同學間友愛互助的良好氛圍

      在集體活動中,通過學生間的友愛互助,可以把很小的摩擦消除在萌芽狀態(tài)中。經常參加集體活動的孩子,能夠養(yǎng)成一種關注他人的良好品行。

      6.凈化各種傳媒,減少污染源

      青少年的健康成長離不開良好的社會環(huán)境,所以,凈化傳媒是推進青少年道德建設的一個刻不容緩的任務。

      只有良好的家庭教育、人文化的校園教育、良好的社會風氣、學生自己的努力四者合一,才能從根源上杜絕校園暴力的發(fā)生,還校園一方凈土和純潔。

      日韩中文字幕有码午夜美女| 免费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国产91熟女高潮一曲区| 一区二区在线观看视频高清| 人妻中文字幕无码系列| 久久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日韩久久久精品a片| a级国产精品片在线观看| 亚洲av本道一本二本三区| 久久亚洲精品国产亚洲老地址| 轻点好疼好大好爽视频| 人妻av一区二区三区精品| 丁香九月综合激情| 亚州中文热码在线视频| 国产精品妇女一二三区| 欧美丰满熟妇bbbbbb百度| 中文字幕人妻少妇美臀| 国产av一级黄一区二区三区| av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宅噜噜| 成人免费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在线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色哟哟| 内射欧美老妇wbb| 久久久久这里只有精品网| 女同国产日韩精品在线| 精品福利一区二区三区蜜桃 | 麻豆蜜桃av蜜臀av色欲av| 久久久久久久性潮| 视频二区 无码中出| gg55gg国产成人影院| 黑色丝袜秘书夹住巨龙摩擦| 国产精品久久码一区二区| 视频一区中文字幕日韩| 国产99视频精品免视看7| 亚洲女人被黑人巨大进入| 亚洲区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女同 | 高h小月被几个老头调教| 老少交欧美另类| 日韩狼人精品在线观看| 蜜桃18禁成人午夜免费网站| 国产成人乱色伦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