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文化宣傳活動形式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fā)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世界讀書日活動方案
為貫徹十三五期間《關于開展20xx年全民閱讀工作通知》精神,推動我區(qū)文化工作發(fā)展,xx區(qū)文化委員會以書香xx閱讀+為主題,宣傳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社會職能,推動全民閱讀新熱潮。至此世界讀書日之際,xx區(qū)文化委員會計劃于4月7日至4月25日期間開展閱讀宣傳活動,請各街道、鄉(xiāng)(鎮(zhèn))結合區(qū)域特色開展閱讀宣傳活動。具體通知如下:
一、主題
世界讀書日閱讀宣傳活動。
二、時間
20xx年4月15日至4月25日。
三、地點
全區(qū)各個街道、鄉(xiāng)(鎮(zhèn))。
四、要求
(一)請各街道、鄉(xiāng)(鎮(zhèn))結合本地區(qū)文化特色開展世界讀書日閱讀推廣活動,并于14日前將本地區(qū)世界讀書日閱讀活動安排報送至xx區(qū)圖書館;
(二)請各街道、鄉(xiāng)(鎮(zhèn))結合書香xx閱讀+閱讀活動主題,參考以下活動形式,結合本地區(qū)文化特色開展閱讀推廣活動;
(三)請各街道、鄉(xiāng)(鎮(zhèn))于25日前將本地區(qū)世界讀書日閱讀活動信息、照片報至xx區(qū)圖書館。
五、形式
(一)世界讀書日啟動儀式
活動形式:閱讀活動。
活動資料:介紹20xx年本地區(qū)全民閱讀活動安排及資料,開展世界讀書日主題宣傳活動。
(二)世界讀書日xx換書大集活動
活動形式:圖書交換、閱讀推廣。
活動資料:透過圖書交換的方式,使民眾手中閑置的圖書資源得到更好地利用,鼓勵讀者在交換的圖書上撰寫或夾帶留言寄語,向書的下一位主人傳遞閱讀心得,營造和諧的閱讀氛圍。
(三)世界讀書日xx文化大講堂專題講座
活動形式:專題講座。
活動資料:以推廣閱讀為主題,開展專題講座介紹中國文化傳承,弘揚國學,滿足廣大讀者、文學愛好者文化需求,搭建學習、交流的文化平臺。
(四)世界讀書日閱讀點亮中國夢征文活動
活動形式:閱讀征文。
活動資料:透過閱讀征文的形式推廣全民閱讀,弘揚民族精神,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強化愛國主義教育,讓參與者充分享閱讀所帶來的歡樂與感悟,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
(五)世界讀書日親子閱讀讀書會活動
活動形式:親子閱讀。
活動資料:家長為孩子朗讀兒童讀物,介紹書籍作者與故事背景,引導孩子之間分享故事資料,分享閱讀,推廣閱讀。
(六)世界讀書日閱讀書坊讀書會活動
活動形式:大眾讀書會。
活動資料:閱讀領讀人為參與活動讀者推薦閱讀書籍,介紹書籍及作者,參加人員輪流朗讀指定閱讀資料并對資料展開討論,分享閱讀心得,交流閱讀體會。
現代信息網絡的發(fā)展促進新媒體的發(fā)展,少數民族文化利用新媒體環(huán)境能夠拓寬文化傳播的渠道,對促進民族文化大融合和大發(fā)展具有重要作用。
一、少數民族文化在新媒體環(huán)境中傳播主要存在的問題
(一)現代技術應用不足
新媒體環(huán)境中,不同的信息資源豐富,文化傳播途徑多、傳播速率快,同時由于互聯網的使用人數較多,因而在文化傳播中具有高效性和普遍性的特點。少數民族文化在傳播過程中由于受到傳統(tǒng)思想觀念的影響,對文化傳播的認識相對比較落后,仍是采用傳統(tǒng)的媒體渠道,傳播形式單一。少數民族文化在傳播中對現代先進技術的應用不足,仍舊是通過傳統(tǒng)的紙媒包括圖書、報紙、期刊的新式進行文化傳播和藝術宣傳,部分是通過廣播和電臺節(jié)目進行文化宣傳,少數民族文化傳播過程中未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對新媒體等資源未充分利用,故而造成與受眾的互動性減弱。
(二)品牌意識不強
我國幅員遼闊,是統(tǒng)一的多民族國家,五十六個民族在地域、文化和思想意識上存在較大差異,因為文化內涵和形式也上也不同。不同民族文化均具有自己的特色,但是在文化傳播過程中由于沒有有意識的樹立文化品牌意識,造成民族文化在傳播過程中缺乏特色。新媒體環(huán)境下,不同的文化因素較多,人們在面對巨大的信息資源時會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文化產品,因而民族文化在傳播中需要不斷豐富內容和形式,樹立文化品牌意識,增加不同受眾群體對民族文化的理解和認識。
(三)創(chuàng)新性缺乏
不同民族文化內容和形式豐富,不論是戲曲、歌舞、文字、語言還是風俗習慣等均具有一定的地域特色,這些文化內容在傳播過程中需要與時俱進、不斷創(chuàng)新,使文化在繼承中發(fā)展。但是在實踐中發(fā)現,由于“快餐”文化觀念的誤導,導致少數民族文化在傳播過程中缺乏沉淀和創(chuàng)意,特色文化打造中過于急于求成。新媒w環(huán)境下,先進的信息技術為少數民族文化傳播提供便利,但是在信息“大爆炸”中,民族文化傳播和發(fā)展的創(chuàng)新度不夠,產品創(chuàng)意不足,導致少數民族文化發(fā)展的后續(xù)動力不足。
二、少數民族文化在新媒體環(huán)境中傳播問題解決對策
(一)豐富文化傳播的形式
少數民族文化在傳播中應該積極充分的利用多媒體技術,根據少數民族文化內容特色,創(chuàng)新文化傳播的形式。文化傳播不能局限于傳統(tǒng)媒體形式,要與現代互聯網技術融合,促使文化傳播的受眾和傳播者之間能夠形成一種有效的互動。例如在少數民族文化傳播中通過不同的官方平臺進行文化活動的宣傳,以互動交流的形式促進受眾與文化活動主辦方形成一種溝通和互動。另外,多媒體環(huán)境中也可以通過網絡直播的活動對不同的文化活動進行現場直播,包括少數民族歌舞、節(jié)日等。少數民族文化內容豐富多彩,通過傳統(tǒng)的紙媒如圖書、報刊等宣傳,有效性和實效性有限,但是通過新媒體環(huán)境,利用不同網絡平臺宣傳少數民族文化活動內容,能夠促使文化多元性發(fā)展。
(二)打造特有的文化品牌
新媒體環(huán)境中,不同的信息網絡技術和網絡平臺為文化傳播和宣傳提供技術基礎,但是在民族文化傳播過程中需要與現代技術融合,通過不同的文化產品生產打造特有的少數民族文化品牌,提升文化競爭力。新媒體技術是一種互聯網時代下新興的媒體技術,主要技術支持和應用基礎是互聯網技術、數字技術和移動通信技術等。在其前提下,少數民族文化傳播可以與不同的網站、微博、微信、博客和各種手機APP合作,將不同的少數民族文化產品在各種新媒體傳播營銷平臺展現,擴大文化宣傳的受眾范圍。新媒體技術具有交互性、多元性和開放性的特點,對文化品牌塑造和宣傳具有重要作用,可使少數民族文化產品服務項有效增加。
(三)內容創(chuàng)新及發(fā)展
文化傳播具有繼承性和發(fā)展性,同時在文化市場中,不同的文化產品和文化形式多樣,少數民族文化具有一定的地域特色、人文意趣濃厚,但是在文化產品競爭中需要不斷創(chuàng)新與改革,促進文化發(fā)展。新媒體環(huán)境下的少數民族文化傳播需要發(fā)掘不同的文化內容,實現文化產品之間的融合,促進文化發(fā)展動力和潛力提升。例如少數民族在服飾、飲食上具有明顯的差異性,在打造少數民族服裝品牌和飲食文化品牌的過程中可以與當地的旅游業(yè)等服務業(yè)結合,利用新媒體技術,在不同的網站平臺做好積極宣傳工作。另外少數民族文化活動和內容等可以在形式上予以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可以通過新媒體平臺與受眾互動,以抽獎和活動體驗形式吸引人們的文化興趣。
三、結語
一、指導思想
為貫徹落實黨的和總書記來川視察重要講話精神,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重要思想,加快推進文化事業(yè)和文化產業(yè)類重建項目,強化災后恢復重建工作,全力推進“以文化人”,全面提升縣發(fā)展“軟實力”和全民文明素質,確保高質量推進地震災區(qū)恢復重建和發(fā)展提升,努力建成推進民族地區(qū)綠色發(fā)展、脫貧奔小康的典范。
二、工作職責
一、加強領導,完善機制
為確保完成宣傳和文化提升組的工作目標任務,成立了由局長任組長、副局長任副組長、機關各股室負責人參加的領導小組,保證了品牌宣傳工作的組織領導,制定落實計劃和工作措施,保證品牌宣傳工作落到實處。一是加強品牌宣傳工作重要性認識,把品牌宣傳工作的落實情況納入年度工作目標內容。二是把品牌宣傳工作納入股室工作目標管理考核,辦公室具體抓落實,把責任明確到了單位和個人。三是將有關品牌宣傳工作納入黨建工作目標責任制,對黨支部做出明確要求。通過以上措施,使品牌宣傳工作走上了制度化的軌道,收到了較好的效果,推動了全局各項工作的開展,支部建設得到加強,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得到了充分發(fā)揮。
二、堅持正面宣傳為主,提升思想道德水平
堅持正面宣傳,突出主旋律,主要抓了如下幾個方面的工作。一是以科學的發(fā)展觀為重點,積極開展、災后恢復重建宣傳工作。黨員干部帶頭學習時事政治和黨的各項方針政策,增強運用理論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二是《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的學習經?;T诮M織集中學習的基礎上均不定期地組織干部職工學習,適時討論交流并開展各種主題實踐活動,增強全體干部職工的社會公德、職業(yè)道德和家庭美德意識,遵做守法公民。三是以國家級電子商務進農村示范縣項目為契機,拍攝公益性質的宣傳片。通過一些主題宣傳活動的開展,把學習與實踐、教育與效果有效統(tǒng)一起來,增強了品牌宣傳工作的實效,
三、拓展方式,促進宣傳思想工作
對本局宣傳制度進行了進一步完善,使其更貼近本單位的實際情況,更便于操作,宣傳任務更加細化。內容上做到宣傳工作與中心工作相結合,形式上把宣傳工作與服務企業(yè)、服務群眾,宣傳推介與學習交流有機結合。圍繞創(chuàng)新機制、拓展渠道,狠抓宣傳效果和質量。二是加強對外宣傳工作。以各類經貿會展為平臺,通過編印宣傳材料、項目建議書和宣傳冊等形式,擴大對外交流,進一步宣傳品牌,大力推介文化,充分展示特色;三是立足陣地宣傳,通過縣電子商務微信公眾號和各類電商平臺等有效途徑,加強與各部門、各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和人民群眾的聯系與溝通,努力擴大品牌工作的影響力度。
四、主要做法
利用“”這一品牌所擁有的是品牌認知度與號召力,依靠“+”這一模式,進行產品演繹。
一是+文創(chuàng)目前文化特性相對薄弱,因此文化特性方面的提升空間巨大,將依附與文化,打造“”品牌獨有的特色文化;在保留文化特色內核的前提下,使用IP對文化進行包裝,進行輕量化運作,社會化呈現,以解構的方式對文化進行再創(chuàng)作;以文化活動,文化宣傳為具體呈現形式。
二是+產品目前產品多樣,但是質量層次不齊。主要產品類型為兩種:特色農產品與文創(chuàng)產品;提升產品品質,選擇每個品類中優(yōu)質產品進行孵化,發(fā)動以“”IP為包裝形式進行全新包裝打造,在產品本身品質過硬的前提下進行統(tǒng)一包裝,為特色農產品制定產品標準、包裝標準,提升產品價值,打造產品品牌效應;以優(yōu)質包裝的特色農產品,鋪量的文創(chuàng)產品快速更新市場上產品,打造品牌效應。以+產品的形式為打造特色伴手禮。
三是+全域旅游旅游目前以風景游為主,由于強大的號召力與品牌效應,游客大多以景區(qū)為旅游目的地,這導致了旅游發(fā)展缺乏聯動性;以IP為包裝方向,讓IP與其他旅游項目產生互動,可以進行開發(fā)的旅游項目為:大熊貓之旅,金絲猴之旅,文化之旅,頤養(yǎng)之旅等。同時,開發(fā)以文化為核心的特色節(jié)慶節(jié)日,借此打破旺季與淡季游客相差過大的局面,讓游客在風景區(qū)淡季的時候也能有足夠的旅游活動;在景區(qū)外進行景點打造,以“熊貓/金絲猴在”為核心亮點,打造熊貓/金絲猴之旅。由于來的游客構成中,省外與國外游客占大多數,熊貓這一大型IP對這些游客極具吸引力。
五、傳播營銷渠道建設
(一)傳統(tǒng)媒體:
(二)互聯網媒體:
(三)線上線下互動推廣
關鍵詞:農村文化;村級宣傳文化員;基層文化建設
中圖分類號:D422.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5)18-0241-01
一、村級宣傳文化員隊伍的現狀
村級宣傳文化員的學歷以高中及高中以下為主,整體學歷水平不高?;鶎有麄魑幕ぷ鞔蠖嗤A粼谕瓿缮厦娌贾玫娜蝿蘸桶床烤桶嗟墓ぷ魃?,缺乏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工作的開展;同時,村級宣傳文化員隊伍存在很普遍的兼職情況,一人身兼多職,既要管理圖書館,還要負責策劃、組織、執(zhí)行村內的各項文化演出活動,事務繁雜。
二、村級宣傳文化員隊伍作用的發(fā)揮
1.政策法規(guī)的宣傳員。在每個行政村、轉制社區(qū)都配備專職宣傳文化員,通過村級宣傳文化員的工作將理論思想帶到基層,也將文化服務通達到基層。村級宣傳文化員利用村廣播室、村科普宣傳欄、黨員遠程教育等平臺,開展政治理論、法律常識、社會公德等宣傳教育,便利廣大村民的生活生產,提高群眾的道德理論素質素養(yǎng)。
2.文化陣地的管理員。經過多年的文化建設,大部分地區(qū)都有固定的文化陣地,建起了像圖書館、閱報欄、廣播室、文體活動廣場等一批文化陣地,而由于村級工作人員相對不足,部分文化陣地并沒有專人管理。宣傳文化員上崗后,保證了文化陣地和文體設施管理規(guī)范。
3.文體活動的組織員?;鶎游幕犖橹?,市級、縣級、區(qū)級、鄉(xiāng)鎮(zhèn)級的文化隊伍經過幾年的建設都初具規(guī)模,但其中村一級文化服務隊伍仍相對缺乏。宣傳文化員上崗后,增加了老百姓參與文化體育活動的次數和質量,極大程度地豐富了群眾的業(yè)余文體生活。
4.村風民情的信息員。最貼近老百姓的文化資源在基層,在民間,實施文化惠民,不僅要把老百姓的精神文化生活鬧紅火,也要把基層最質樸、真實、感人的文化資源收集起來,傳遞出去。村級文化宣傳員將民間傳統(tǒng)節(jié)目精選編排,讓老百姓喜聞樂見,也讓這些杰出民間文化資源越傳越遠。同時,認真挖掘和整理本村優(yōu)秀的民間文化資源,并組織創(chuàng)作反映本土文化特色的文藝節(jié)目,加強文化傳播。
三、村級宣傳文化員的未來發(fā)展與展望
1.以教育培訓為抓手,進一步加強隊伍建設。一是擴大規(guī)模,全面提升素質。增加參與培訓交流人員的數量,擴大培訓交流活動的規(guī)模,促使村級宣傳文化員素質得到全面提升。采用各種培訓手段,加強村級宣傳文化員的思想作風、業(yè)務能力、文藝創(chuàng)作等各方面素質;利用各種平臺,舉辦針對村級宣傳文化員的大型培訓、交流、比賽等,用培訓作為基礎,以交流考察全方位提升,以比賽促進培訓,全面調動村級宣傳文化員的積極性,激勵這支隊伍全身心投入基層文化建設,服務廣大群眾,做老百姓精神文化生活的貼心人、知心人;二是豐富形式,有力提升能力。開展各種形式的教育培訓、考察交流,進一步推進基層文化建設深入普及。一方面要將培訓交流平臺做大做強,運用以往活動中的優(yōu)秀經驗做法,優(yōu)化培訓交流模式、流程等,讓村級宣傳文化員寓學于用,寓學于樂;另一方面,要努力創(chuàng)新交流展示平臺,不單單用硬指標考核村級宣傳文化員的工作成效,也要舉辦展示推薦活動,以展覽、講座等形式,展出一段時間以來,交流基層文化工作者所取得的成果成效,推薦好做法、好舉措。
2.層層落實監(jiān)督,進一步加強制度保障。一是建立完善的聘用制度。加大力度完善聘用機制,從招聘、試用、錄用、解聘、續(xù)聘等各個聘用環(huán)節(jié)下手,制定更符合實際,能夠優(yōu)選人才的聘用條件,采取更人性化、合理化的招聘、續(xù)聘方式方法,將解聘、錄用等聘用程序細節(jié)化、規(guī)范化;二是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用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促使基層文化事業(yè)快速高效發(fā)展,促進基層文化工作者迅速適應,建立為老百姓精神文化生活全力服務的先進理念;三是建立完善的考核制度??己酥贫仁顷犖楣芾斫ㄔO的核心,健全完善村級宣傳文化員考核制度,將考核分數與獎金發(fā)放掛鉤,真正調動工作積極性,發(fā)揮隊伍建設效能。進一步細化工作目標職責,量化績效考評,并通過文化精品村、精品項目、優(yōu)秀宣傳文化員等特色、先進的創(chuàng)評,以點帶面調動起宣傳文化員的作用,更好地推進村級宣傳文化工作的順利開展。
3.“軟”“硬”兼施,進一步加強陣地建設。一是著力推進文化陣地建設。鼓勵有條件的村建文化廣場、禮堂等陣地,由村劃出一塊空地,進行硬化,配備管理房及電力、照明、音響設施,建有小型舞臺、看臺、座椅,并結合生態(tài)建設,配套園林綠化,建成一個適合群眾休閑健身娛樂的文化活動場地;二是著力加大設施投入。在建設文化廣場的同時,為使村級宣傳文化員活動演出更具藝術感,更有吸引力,要投入資金配置燈光、音響等活動基礎設施,并落實村級宣傳文化員負責管理,定期維護和修理;三是著力營造全民參與的氛圍。要充分利用村宣傳欄、黑板報、廣播等宣傳陣地宣傳村級宣傳文化員活動,用圖片的形式生動展示基層群眾文化活動繁榮的局面,吸引更多的群眾參與到文體活動中來。
參考文獻:
為深入開展法制宣傳工作,根據縣依法治縣領導小組辦公室長法治辦字[2012]5號文件通知精神,經研究決定,在文體系統(tǒng)廣泛開展“與法同行、服務發(fā)展”主題法制宣傳教育活動?,F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主題宣傳活動的目的和內容:
本次法治宣傳教育活動的目的:通過開展法治宣傳教育活動,使廣大干部職工和人民群眾了解文化、體育、新聞出版、文物等方面的法律法規(guī),增強人們對非物質文化遺產和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意識,增強文化市場經營業(yè)主守法經營意識,增強文體系統(tǒng)干部職工依法行政意識,全方位服務社會經濟發(fā)展。
本次法治宣傳教育活動的內容:《自治縣民族民間傳統(tǒng)文化保護條例》等非物質文化遺產管理法律法規(guī),《文物保護法》等文物保護法律法規(guī),《全民健身計劃綱要》等體育事業(yè)法律法規(guī),《圖書館條例》等圖書事業(yè)法律法規(guī),《娛樂場所管理條例》等文化體育新聞出版市場管理法律法規(guī)。
二、主題宣傳活動的時間和形式:
文體系統(tǒng)與法同行主題宣傳活動由相關職能單位負責,按照不同時間的紀念日做好相關法律宣傳的策劃和組織工作。具體安排如下:
1、5月24日至28日“圖書宣傳周”:《圖書館條例》及共享工程相關知識。責任單位:縣圖書館。
2、6月12日“文化遺產日”:《文物保護法》及相關法規(guī)宣傳,《自治縣民族民間傳統(tǒng)文化保護條例》及相關知識宣傳。責任單位:縣博物館、縣民保中心。
3、8月8日“全民健身活動日”:《體育法》、《全民健身條例計劃綱要》等相關法律法規(guī)。責任單位:縣業(yè)余體校(全民健身中心)。
4、12月4日“法制宣傳日”:《娛樂場所管理條例》、《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yè)場所管理條例》等文化、新聞出版市場管理法律法規(guī)。責任單位:文化市場稽查隊。
三、活動要求:
各責任單位要按照上述要求,認真搞好宣傳日活動的策劃和組織工作,要形式多樣化,講求宣傳效果,如通過制作宣傳展板、在廣場設立咨詢服務臺、通過電視播發(fā)公益廣告、編排演出小型文藝節(jié)目、播放相關宣傳科教電影等多種方式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