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描寫燕子的詩句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fā)現(xiàn)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2、花炮升騰五彩斑斕,整個城市沉浸在節(jié)日的煙花爆竹聲中。
3、孩子們在院子里放起了煙花,一朵朵美麗的禮花在天空中閃爍、爆炸,小孩在院子里歡呼著,跳躍著。
4、煙花時而像金菊怒放、牡丹盛開;時而像彩蝶翩躚、巨龍騰飛;時而像火樹爛漫、虹彩狂舞。
5、巨大的煙花在空中綻放,花瓣如雨,紛紛墜落,人們似乎觸手可及。
6、漂亮的煙花,綻開,落下,一瞬間的美麗,一瞬間的光彩。那一刻,整個世界都屬于它們,整個世界隨著它們的綻放而光彩一瞬,多么美麗的煙花,仿佛寄托著美麗的希望,仿佛寄托著愛的光芒。
7、十幾支煙花直指天空,一粒?!敖鹕啊眹娚涠觯诳罩邪寥痪`放。赤橙黃綠青藍紫,樣樣俱全,姹紫嫣紅,把夜空裝點得美麗、婀娜,把大地照射得如同白晝。
8、不一會兒,那只彩珠筒里就放出了黃色的火花。過了一會兒,彩珠筒里面放出了一個金色的大圓圈。那圓圈升到半空中,“啪”的一聲變成了一朵又一朵美麗的。然后,彩珠筒里又放出了三個臉盆大的圓圈。中間的圓圈一升空就開了花,旁邊的兩個圓圈繼續(xù)升上天空。慢慢地它們也放出了一朵朵小花。
9、在激動人心的巨響和脆響中,整個城市的上空都被焰火照亮了,染紅了。一團團盛大的煙花象一柄柄巨大的傘花在夜空開放;像一簇簇耀眼的燈盞在夜空中亮著;像一叢叢花朵盛開并飄散著金色的粉沫。焰火在夜空中一串一串地盛開,最后像無數(shù)拖著長長尾巴的流星,依依不舍地從夜空滑過。
細雨魚兒出,微風燕子斜。城中十萬戶,此地兩三家。
讀這首詩的時候,心里總有個疑問:這是杜甫的詩嗎?
的確,這首詩與他的風格是不太相同的,至少在我讀過的他的詩中,沒有見過這么舒適的,從《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到《春望》,“三吏”,“三別”,這些詩無一不是感情洶涌的,但這首詩卻不是這樣的,它是慢慢地,悠閑的。
這是為什么呢?原來,作者將草堂擴展了,剛修建好了屋子,心里自然很高興。于是題目上出了一個“遣”字,這個字有排憂,發(fā)泄的意思。而杜甫在經(jīng)過多年的流離失所,如今終于安了家,的確是應該感到高興。
房子裝修好了以后,杜甫便在欄桿上眺望。一個“賒”便學出了視線的寬廣。接下來,以“澄江平少岸,幽樹晚多花”兩句寫分別寫遠景和近景。作者從上望,江水似乎與岸相平,形成壯闊的景象。而草堂周圍樹木蔥蘢,花兒散發(fā)出清香,這從一個方面寫出了詩人草堂環(huán)境的清雅以及詩人高雅的情趣。
這個時候,有吹起微風,下起細雨。細雨中,魚兒游來游去,風中,燕子在飛翔。這兩句詩十分巧妙。沒有雨細,魚兒怎么會歡騰地游到上面;如果雨猛浪翻,魚兒就潛入水底了。沒有風微,燕子怎么能輕捷地掠過天空;如果風大雨急,燕子就會禁受不住了。詩人遣詞用意精微至此,為人嘆服?!俺觥睂懗隽唆~的歡欣,極十分自然;“斜”寫出了燕子的輕盈,生動逼真。從這里能不看出詩人心中的喜悅嗎?
清明古詩附賞析——《清明》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注釋
①清明――我國傳統(tǒng)的掃墓節(jié)日,在陽歷四月五日前后。
②欲斷魂――形容愁苦極深,好像神魂要與身體分開一樣。
③借部――請問。
賞析
清明節(jié)的時候,
人不能夠回家掃墓,卻孤零零一個人在異鄉(xiāng)路上奔波,心里已經(jīng)不是滋味;況且,天也不作美,陰沉著臉,將牛毛細雨紛紛灑落下來,眼前迷蒙蒙的,春衫濕漉漉的。詩人啊,簡直要斷魂了!找個灑店避避雨,暖暖身,消消心頭的愁苦吧,可酒店在哪兒呢?
詩人想著,便向路旁的牧童打聽。騎在牛背上的小牧童用手向遠處一指――哦,在那天滿杏花的村莊,一面酒店的幌子高高挑起,正在招攬行人呢!
這首小詩,用優(yōu)美生動的語言,描繪了一幅活靈尖現(xiàn)的雨中問路圖。小牧童的熱情指引,自然會叫詩人道謝連聲;杏花村里那酒店的幌子,更在詩人心頭喚起許多暖意!
清明古詩附賞析——《破陣子·春景》燕子來時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點,葉底黃鸝一兩聲。日長飛絮輕。
巧笑東鄰女伴,采桑徑里逢迎。疑怪昨宵好,元是今朝斗草贏。笑從雙臉生。
譯文
燕子飛來正趕上社祭之時,清明節(jié)后梨花紛飛。幾片碧苔點綴著池中清水,黃鸝的歌聲縈繞著樹上枝葉,只見那柳絮飄飛。
在采桑的路上邂逅巧笑著的東鄰女伴。怪不得我昨晚做了個春宵美夢,原來它是預兆我今天斗草獲得勝利啊!不由得臉頰上也浮現(xiàn)出了笑意。
賞析
這首詞以輕淡的筆觸,描寫了古代少女們春天生活的一個小小片段,展示在讀者面前的卻是一副情趣盎然的圖畫。
詞的上片寫景。“燕子來時新社,梨花落后清明。”這兩句既點明了季節(jié),又寫出了季節(jié)與景物的關系,給人以具體的印象。行文輕快流麗,蘊含喜悅的情意,為全詞的明朗、和諧、優(yōu)美的基調(diào)打下了基礎。“池上碧苔三四點,葉底黃鸝一兩聲,日長飛絮輕。”春水池塘,點綴那末三四點青苔,密林深處,不時傳來鶯兒的歌唱。“日長”,表明季節(jié)已開始變化,多少有點惜春的意味。柳絮在空中飛舞,顯示出晴和的景象。“碧苔”、“黃鸝”、“飛絮”,看來似乎是極其常見的自然景物,經(jīng)詞人稍加點染,宛如一軸初夏風光小幅,特別惹人喜愛。
清明時節(jié)后,天氣漸漸轉暖,海棠梨花剛剛開敗,柳絮又開始飛花。春社將近,已見早燕歸來。園子里有個小小的池塘,池邊點綴著幾點青苔,在茂密的枝葉深處,時時傳來黃鸝清脆的啼叫。
下片寫人。“巧笑東鄰女伴,采桑徑里逢迎。”趁著這春暮夏初的季節(jié),少女們停了針線,來到這大自然的懷抱里。這時,東邊鄰居的女伴笑瞇瞇地走了過來,她們正好在那條桑田小路上相逢了。“巧笑”二字,捕捉到了“東鄰女伴”用白描手法,通過人物的心理活動以及情態(tài)的描寫,由內(nèi)心到外表塑造了東鄰女這一形象。內(nèi)心真情流露的一剎那,巧妙地揭示了人物的精神世界。讀時,使人有似曾相識之感。“疑怪昨宵好,原是今朝斗草贏,笑從雙臉生。”少女們相逢的時候,興高采烈,歡歡喜喜的,隨著,一塊兒玩著那斗草的游戲。詞中主人公勝利了。這位天真的少女充滿著青春的歡樂。她忽然想起昨天夜里做的那個好夢,認為那原來是“斗草贏”的兆頭,臉上又飛起了笑容。詞中沒有正面來描寫斗草的活動,只用一筆點出人物的內(nèi)心活動,表現(xiàn)了這位少女不僅聰明,富于想象,而且心靈是那樣純潔無瑕。
清明古詩附賞析——《寒食野望吟》烏啼鵲噪昏喬木,清明寒食誰家哭。
風吹曠野紙錢飛,古墓壘壘春草綠。
棠梨花映白楊樹,盡是死生別離處。
冥冥重泉哭不聞,蕭蕭暮雨人歸去。
賞析
寒食清明尤為崇尚的風俗是掃墓。寒食清明掃墓之風在唐代十分盛行。白居易的《寒食野望吟》詩描寫了掃墓情形。烏啼鵲噪昏喬木,清明寒食誰家哭。風吹曠野紙錢飛,古墓壘壘春草綠。棠梨花映白楊樹,盡是死生別離處。冥冥重泉哭不聞,蕭蕭暮雨人歸去。”從這首詩中,不僅可以看出掃墓的凄涼悲慘情景,也可以看出唐代掃墓習俗中寒食與清明是一回事。的確,每當此時,一些漂泊異鄉(xiāng)的詩人墨客,思鄉(xiāng)之情油然而生。
關于清明節(jié)的詩句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____杜牧《清明》
素衣莫起風塵嘆,猶及清明可到家。____陸游《臨安春雨初霽》
燕子來時新社,梨花落后清明。____晏殊《破陣子·春景》
佳節(jié)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____黃庭堅《清明》
南北山頭多墓田,清明祭掃各紛然。____高翥《清明日對酒》
風雨梨花寒食過,幾家墳上子孫來?____高啟《送陳秀才還沙上省墓》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____杜牧《清明》
滿眼游絲兼落絮,紅杏開時,一霎清明雨。____馮延巳《鵲踏枝·清明》
無花無酒過清明,興味蕭然似野僧。____王禹偁《清明》
聽風聽雨過清明。愁草瘞花銘。____《風入松·聽風聽雨過清明》
清明時節(jié)出郊原,寂寂山城柳映門。____楊徽之《寒食寄鄭起侍郎》
庭軒寂寞近清明,殘花中酒,又是去年病。____張先《青門引·春思》
一郡官閑唯副使,一年冷節(jié)是清明。____王禹偁《清明日獨酌》
中庭月色正清明,無數(shù)楊花過無影。____張先《木蘭花·乙卯吳興寒食》
野棠花落,又匆匆過了,清明時節(jié)。____辛棄疾《念奴嬌·書東流村壁》
萬條千縷綠相迎。舞煙眠雨過清明。____晏幾道《浣溪沙·二月和風到碧城》
殘杏枝頭花幾許。啼紅正恨清明雨。____趙令畤《蝶戀花·欲減羅衣寒未去》
拆桐花爛漫,乍疏雨、洗清明。____柳永《木蘭花慢·拆桐花爛漫》
好風朧月清明夜,碧砌紅軒刺史家。____白居易《清明夜》
烏啼鵲噪昏喬木,清明寒食誰家哭。____白居易《寒食野望吟》
清明又近也,卻天涯為客。____曹組《憶少年·年時酒伴》
幾多情,無處說,落花飛絮清明節(jié)。____魏承班《漁歌子·柳如眉》
燕歸花謝,早因循、又過清明。____納蘭性德《紅窗月·燕歸花謝》
清明過了,不堪回首,云鎖朱樓。____朱淑真《眼兒媚·風日遲遲弄輕柔》
拆桐花爛熳,乍疏雨、洗清明。____柳永《木蘭花慢·拆桐花爛熳》
時霎清明,載花不過西園路。____《點絳唇·時霎清明》
試上吳門窺郡郭,清明幾處有新煙。____張繼《閭門即事》
清明天氣。永日愁如醉。____杜安世《鶴沖天·清明天氣》
梨花風起正清明,游子尋春半出城。____吳惟信《蘇堤清明即事》
才過清明,漸覺傷春暮。____李冠《蝶戀花·春暮》
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____孟浩然《清明即事》
白下有山皆繞郭,清明無客不思家。____高啟《清明呈館中諸公》
東風惆悵欲清明,公子橋邊沉醉。____張泌《滿宮花·花正芳》
況是清明好天氣,不妨游衍莫忘歸。____程顥《郊行即事》
清明節(jié),雨晴天,得意正當年。____薛昭蘊《喜遷鶯·清明節(jié)》
算韶華,又因循過了,清明時候。____王雱《倦尋芳慢·露晞向晚》
內(nèi)官初賜清明火,上相閑分白打錢。____韋莊《長安清明》
清明時節(jié)雨聲嘩。潮擁渡頭沙。____張炎《朝中措·清明時節(jié)》
一、表達技巧類
[命題形式](I)針對具體的詩句分析表現(xiàn)手法,如:這兩句詩主要使用了什么表現(xiàn)手法?賞析某句在寫法上的特點。(2)針對整首詩分析表現(xiàn)手法,如:這首詩運用了何種藝術技巧?詩人是怎樣抒發(fā)自己的情感的?請從表現(xiàn)手法的角度,對這首詩作簡要賞析。(3)比較鑒賞,如:兩首詩中運用的表現(xiàn)手法有什么不同?
例1(2008年福建卷)閱讀下面這首唐詩,按要求答題。
絕句漫興九首(其三)
杜甫
熟知茅齋絕低小,
江上燕子故來頻。
銜泥點污琴書內(nèi),
更接飛蟲打著人。
[注]這首詩寫于杜甫寓居成都草堂的第二年(公元761年)。
請從表現(xiàn)手法的角度,對這首詩作簡要賞析。(6分)
[解題指津]首先要明確鑒賞要求,即試卷設題是要我們從哪種角度作答,是修辭、表達方式、表現(xiàn)手法,還是兼而有之。其次要準確指出用了什么表現(xiàn)手法或何種技巧(答案要點一);再結合相關詩句說說這個手法的內(nèi)容,以及在詩歌中的具體運用(答案要點二);最后解釋作者采取這種手法的原因,即運用該手法的好處,如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傳達了怎樣的旨趣(答案要點三)。
[參考答案]這首詩景中含情。(1分,要點一)詩人從燕子落筆,細膩逼真地描寫了它們頻頻飛入草堂書齋,“點污琴書”“打著人”等活動,這些描寫既凸現(xiàn)了燕子的可愛之態(tài),又生動傳神地表現(xiàn)出燕子對草堂書齋的喜愛,以及對詩人的親昵。(2分,要點二)全詩洋溢著濃厚的生活氣息,給人自然、親切之感,同時也透露出詩人在草堂安足生活的喜悅和悠閑之情。(3分,要點三)
二、形象意境類
1,形象
[命題形式]這首詩塑造了什么樣的形象?通過詩中的形象塑造,寄托了詩人怎樣的情感?試說說這首詩中的形象特點。兩首詩中的形象有什么不同?
例2(2008年廣東卷)閱讀下面的詩歌,然后回答問題。
木芙蓉
呂本中
小池南畔木芙蓉,
雨后霜前著意紅。
猶勝無言舊桃李,
一生開落任東風。
窗前木芙蓉
范成大
辛苦孤花破小寒,
花心應似客心酸。
更憑青女留連得,
未作愁紅怨綠看。
[注]①青女:傳說中掌管霜雪的女神。
兩首詩中木芙蓉的形象有什么不同?(5分)
[解題指津]鑒賞作品中的形象,包括人物形象、事象、物象、景象,把握形象的特征,分析形象組成的畫面,理解形象的典型意義及蘊含的思想感情等。 “形象類”解題步驟:
①找到詩人描繪形象的有關詩句;
②分析形象的基本含義;
③結合文章主旨分析詩人為什么要寫這一形象; ④指出描繪形象的作用或效果。
[參考答案]前一首詩中的木芙蓉開在小池的南邊,不必像桃李一樣,憑借東風才能開放,即便是在雨后霜前也一樣開得鮮艷。作者頗有以木芙蓉喻己逍遙閑適,任由風吹雨打之意。后一首詩中的木芙蓉冒看微寒,在秋天孤單地開放,雖然艱辛,但作者并沒有把木芙蓉看作愁苦,寫它仍向霜神致意,不懼寒冷侵襲,突出了木芙蓉在困境中的堅強。前者是閑適之士的豪邁與大度的形象,后者是在凄苦孤獨環(huán)境中的樂觀者形象。
2 意境
[命題形式]這首詩營造了一個怎樣的意境氛圍?詩歌的景物描寫表現(xiàn)了什么樣的思想情感?這首詩為我們展示了一幅怎樣的畫面?這首詩描寫了什么樣的景物,抒發(fā)了詩人怎樣的情懷?
例3(2008年寧夏、海南卷)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試題。
題李世南畫扇
蔡肇
野水潺潺平落澗,
秋風瑟瑟細吹林。
逢人抱甕知村近,
隔塢聞鐘覺寺深。
[注]①李世南:北宋著名畫家,擅畫山水。②蔡肇(?-1119):字天啟,丹陽(今屬江蘇)人。曾任吏部員外郎、中書舍人等職。③甕:這里指水甕。④塢:地勢周圍高而中央低的地方。這里指山塢。
請簡單描述一下李世南畫的扇面中應有的景物。這樣一幅畫面呈現(xiàn)出什么樣的氣氛?(5分)
[解題指津]分析詩歌意境要抓住三方面的內(nèi)容:一要描摹詩歌圖景,要寫到主要的景物,語言力求優(yōu)美;二要概括意境特點,用簡練的話語概括這些景物所營造的情境的氛圍特點,或幽靜,或蕭瑟,或生機勃勃,或孤寂凄清,或雄渾壯麗,或沉郁憂愁,或和諧靜謐,或開闊蒼涼,或高遠遼闊等等;三要根據(jù)這首詩情境氛圍的特點剖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意境類”試題答案一般由三部分構成:
①什么圖景;
②景物所營造的氛圍特點;
③根據(jù)詩歌情境氛圍的特點分析詩人的理想、追求、品性等思想感情。
[參考答案]本題作者筆下的畫面大概是:有條小溪從兩山之間流出,樹林里樹葉飄落,一個人抱著甕在路上(或在溪邊),山谷那邊隱約露出寺廟。畫面呈現(xiàn)出的是鄉(xiāng)村野外恬靜、安詳?shù)臍夥铡?畫面中應有小溪、山(山塢)、樹林(落葉)、人、甕、寺廟等六種景物。描述出一至二種景物的,給1分;三至四種景物的,給2分;五至六種景物的,給3分。答出畫面呈現(xiàn)出什么樣氣氛的,給2分。意思答對即可。)
三、語言特色類
[命題形式](1)賞析生動傳神的詞語或“詩眼”:這一聯(lián)中最生動傳神的是什么字,為什么'某字歷來為人稱道,你認為它好在哪里?(2)賞析作品中的關鍵詞語:某詞是本詩的關鍵,它是怎樣統(tǒng)攝全篇的?結合全詩簡要賞析。(3)比較詞語或句子的優(yōu)劣:這里本可以用某字,為什么用了另外一個字,你認為哪一個字更好?試結合全詩加以賞析。(4)整體鑒賞詩詞語言特色:這首詩在語言上有何特色9請分析這首詩的語言藝術。其中,前三種考查類型尤為常見。
例4(2008年上海卷)閱讀下面的詩歌,然后回答問題。
壬辰寒食
王安石
客思似楊柳,春風千萬條。
更傾寒食淚,欲漲冶城②潮。
巾發(fā)雪爭出,鏡顏朱早凋。
未知軒冕樂,但欲老漁樵。
[注]①寒食:清明前一天(一說前兩天)。②冶城:古地名,在今南京市西,臨長江。
聯(lián)系全詩,賞析“雪”和“朱”的表達效果。(4分)
[解題指津]鑒賞作品的語言包括準確彈解有關詞語的特定意義、比喻意義、暗示意義,還包括賞析詩歌語言描繪形象,表達感情、創(chuàng)造意境的藝術效果。
語言賞析類試題解題步驟:
①解釋該詞語在詩句中的含義;
②展開聯(lián)想把該詞語放人詩句中描繪形象;
③結合表達技巧闡述該詞語的表達效果,點出該詞語營造了怎樣的意境或表達了怎樣的情感。
[參考答案]在這首詩中,“雪”隱喻白發(fā)(1分),與“朱”相對,產(chǎn)生強烈的色彩對比(1分),隱含著詩人對過早衰老的感嘆之情(1分)。這種悲嘆與全詩抒發(fā)的客思之愁、寒食之哀以及為官不快的情緒融合在一起,使詩人關于衰老的感嘆更為深沉(1分)。
四、思想情感類
[命題形式](1)分析詩句所包含的情感:某詩句表達了詩人什么樣的思想感情?某詩句表現(xiàn)了詩人怎樣的感情變化?(2)整體把握詩中的感情:這首詩表現(xiàn)作者什么樣的情緒?請進行簡要分析。通過詩歌中的形象寄托了詩人什么樣的思想感情?(3)比較不同詩歌中作者的感情:兩詩中均有某相同內(nèi)容,但作者心境不同,試簡要分析。
例5(2008年全國卷II)閱讀下面這首宋詩,然后回答問題。
春日即事
李彌遜
小雨絲絲欲網(wǎng)春,
落花狼藉近黃昏。
車塵不到張羅地,
宿烏聲中自掩門。
[注]①李彌遜(1085-1153),字似之,吳縣(今屬江蘇省蘇州市)人。歷任中書舍人、戶部侍郎等職。因竭力反對秦檜的投降政策而被免職。②張羅地:指門可羅雀、十分冷落的地方。
這首詩表現(xiàn)了作者什么樣的情緒?請進行簡要分析。(5分)
[解題指津]評價思想內(nèi)容,首先要知人論世、明察詩情,把握詩歌的表層意思與深刻意義。其次要通過對詩歌形象、語言、表達技巧的賞析,進行全面、準確、深入、客觀地分析、評價作品的思想內(nèi)容,努力忠實于原詩,做到言之成理,言之有據(jù)。 “思想情感類”題目答題步驟:
①縱觀全詩,抓住體現(xiàn)思想情感的關鍵詞句;
②分析歸納詩歌的思想情感;
③結合詩句分析詩人是怎樣表現(xiàn)思想情感的;
一、杜鵑
古代神話中,蜀王杜宇(即望帝)因被迫讓位給他的臣子,自己隱居山林,死后靈魂化為杜鵑。于是古詩中的杜鵑也就成為凄涼、哀傷的象征了。
李白《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楊花落盡子規(guī)啼,聞道龍標過五溪。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弊右?guī)鳥即杜鵑鳥。起句寫即目之景,在蕭瑟悲涼的自然景物中寄寓離別感傷之情。三、四句以寄情明月的豐富想象,表達對友人的無限懷念與深切同情。宋人賀鑄《憶秦娥》:“三更月,中庭恰照梨花雪;梨花雪,不勝凄斷,杜鵑啼血?!比鹿庹赵谕ピ豪镅┌椎睦婊ㄉ希霹N鳥在凄厲地鳴叫著,使人禁不住倍加思念親人,傷心欲絕。詞人通過描寫凄清的景物,寄托了幽深的鄉(xiāng)思。
二、燕子
燕子屬候鳥,隨季節(jié)變化而遷徙,喜歡成雙成對,出入在人家屋內(nèi)或屋檐下。因此為古人所青睞,經(jīng)常出現(xiàn)在古詩詞中,或惜春傷秋,或渲染離愁,或寄托相思,或感傷時事,意象之盛,寓情之豐富,非其他物類所能及。
1、表現(xiàn)春光的美好,傳達惜春之情,如歐陽修《采桑子》:“笙歌散盡游人去,始覺春空。垂下簾櫳,雙燕歸來細雨中。”晏殊《破陣子》:“燕子來時新社,梨花落后清明?!表f應物《長安遇馮著》:“冥冥花正開,燕新乳?!?/p>
2、表現(xiàn)愛情的美好,傳達思念情人之切,如《詩經(jīng)?燕燕》:“燕燕,差池其羽,之子于歸,遠送于野?!保處椎馈杜R江仙》:“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标淌狻镀脐囎印罚骸傲_幔輕寒,燕子雙飛去”等。
3、表現(xiàn)時遷,抒發(fā)昔盛今衰、人事代謝、亡國破家的感慨和悲憤,如劉禹錫《烏衣巷》:“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晏殊《浣溪沙》:“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睆堁住陡哧柵_》:“當年燕子知何處,但苔深韋曲,草暗斜川?!?/p>
4、代人傳書,幽訴離情之苦,如唐代郭紹蘭《寄夫》:“我婿去重湖,臨窗泣血書,殷勤憑燕翼,寄于薄情夫?!瘪T延巳?《蝶戀花》:“淚眼倚樓頻獨語,雙燕來時,陌上相逢否?” 張可久?《塞鴻秋?春情》:“傷心燕足留紅線,惱人鸞影閑團扇?!辈苎┣邸都t樓夢》:“我婿去重湖,臨窗泣血書,殷勤憑燕翼,寄于薄情夫?!钡龋浔橹?,思情之切,讓人為之動容。
三、鷓鴣
鷓鴣的鳴聲聽起來像“行不得也哥哥”,極容易勾起旅途艱險的聯(lián)想和滿腔的離愁別緒。
如“落照蒼茫秋草明,鷓鴣啼處遠人行”(唐人李群玉《九子坡聞鷓鴣》)、“江晚正愁余,山深聞鷓鴣”(辛棄疾《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等,詩中的鷓鴣都不是純客觀意義上的一種鳥。
四、寒蟬
寒蟬(秋蟬)是悲涼的同義詞。
唐人駱賓王《詠蟬》:“西陸蟬聲唱,南冠客思深?!币院s高唱,渲染自己在獄中深深懷想家園之情。
宋人柳永《雨霖鈴》:“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還未直接描寫別離,“凄凄慘慘戚戚”之感已充塞讀者心頭,釀造了一種足以觸動離愁別緒的氣氛?!昂s鳴我側”(三國人曹植《贈白馬王彪》)等詩句也表達這樣的情思。
五、鴻雁
鴻雁是大型候鳥,每年秋季南遷,常常引起游子思鄉(xiāng)懷親之情和羈旅傷感。如隋人薛道衡《人日思歸》:“人歸落雁后,思發(fā)在花前?!痹缭诨ㄩ_之前,就起了歸家的念頭;但等到雁已北歸,人還沒有歸家。詩人在北朝做官時,出使南朝陳,寫下這思歸的詩句,含蓄而又婉轉。以雁寫思的還有“夜聞歸雁生相思,病入新年感物華”(歐陽修《戲答元稹》)、“殘星數(shù)點雁橫塞,長笛一聲人倚樓”(唐人趙嘏《長安秋望》)、“星辰冷落碧潭水,鴻雁悲鳴紅蓼風”(宋人戴復古《月夜舟中》)等。也有以鴻雁來指代書信。鴻雁傳書的典故大家比較熟悉,鴻雁作為傳送書信的使者在詩歌中的運用也就普遍了。如“鴻雁幾時到,江湖秋水多”(杜甫《天末懷李白》)、“朔雁傳書絕,湘篁染淚多”(李商隱《離思》)等。
六、夢蝶
《莊子?齊物論》:“昔者莊周夢為胡(蝴)蝶,栩栩然胡(蝴)蝶也。自喻適志與,不知周也。俄然覺,則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夢為胡(蝴)蝶與?胡(蝴)蝶之夢為周與?周與胡(蝴)蝶,則必有分矣。此之謂物化。”莊子以此說明物我為一、萬物齊等的思想。后來文人用來借指迷惑的夢幻和變化無常的事物。如陸游《冬夜》詩云:一杯罌粟蠻奴供,莊周蝴蝶兩俱空?!?/p>
七、雙鯉
代指書信。漢樂府《飲馬長城窟行》詩云:“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呼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焙髞砑匆噪p鯉借代遠方來信?!抖鼗颓釉~?魚游春水》:“鳳簫聲絕沆孤雁,望斷清波無雙鯉。云山萬重,寸心千里。”字面上好像是清波上無雙鯉跳躍,其實是指千里之外,煙波浩淼,音信全無。清人宋琬《喜周華岑見過》:“不見伊人久,曾貽雙鯉魚?!睂懙囊彩嵌梦?雙鯉魚)思人。
八、莼羹鱸膾
指家鄉(xiāng)風味。劉義慶《世說新語?識鑒》:“(張翰)在洛,見秋風起,因思吳中菰菜羹、鱸魚膾,曰:‘人生貴得適意爾,何能羈宦數(shù)千里以要名爵?’遂命駕歸?!陛?gū)菜羹:菰菜、莼(chún)羹。后來文人以“莼羹鱸膾”、“莼鱸秋思”借指思鄉(xiāng)之情。例如:辛棄疾《泌園春?帶湖新居將成》:“意倦須還,身閑貴早,豈為莼羹鱸膾哉?”徐自華《慧僧先生解職歸見》:“轉瞬西風又起,忽搖動莼鱸鄉(xiāng)思。”